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55: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课题:1、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课《山中访友》(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师:目标明确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举手纠正,还要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 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栀(zhī)子 树冠(ɡuān)湛(zhàn)蓝 2、齐读易错字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师:这篇课文大家读得很流利,相信词语也难不倒大家。 修订栏 教 案 内 容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用“——” 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如果还有不理解的词语,3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划出词语理解,师巡视。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四、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大家理解了词语,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生自读思考,4分钟后检测。 2、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a、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b、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学习生字 过渡语:大家可真会学习,一次比一次学得认真,下面我们来进行写字比赛,看看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请同学们认真看课后生字1分钟(可书空),一分钟后开始提写生字。 1、生自由识记生字,(要求:捧起书,坐姿端正,) 2、提写生字,后进生上台板演(2—3人要求:正确握笔,字体端正,注意每一个字的笔顺、间架结构) 3、让学生上台纠错,更正。 4、布置作业。 修订栏 教学课题:1、山中访友

教 案 内 容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一课《山中访友》(板书课题)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出示)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用“——”划一划,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6分钟后,我们来比谁回答得好。) 1、.生认真自学。 2、(指名回答问题,如回答不完整,请别人补充。)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所以视大自然看为朋友,使作者的孤独之旅成为欢欣之旅。)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师: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过渡语: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让我们倍感亲切、动人,正是因为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像等手法来抒发情感,下面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二) 出示自学指导(二) (2)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像等手法来抒发情感,请找出相关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5分钟后比谁 修订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