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高三数学下学期统一练习(丰台二模)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0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丰台区2014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数学(理

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复数(m?1)?(m?2)i(m?R)是纯虚数,则实数m等于 (A)0 (B)1 (C)2 (D)1或2

(2) 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3?a9?4,那么数列{an}的前11项和等于

(A)22 (B)24 (C)44 (D)48

??x??(3)直线l1:x?y?22?0与直线l2:??y???2t,2(t为参数)的交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 2t2(A)1 (B)2 (C)2 (D)22

(4)将函数f(x)?log2(2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

(A)y?log2(2x?1) (B)y?log2(2x?1) (C)y?log2(x?1)?1 (D)y?log2(x?1)?1 (5)已知y?sin(??x)?cos2x,则y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2 (B)-2,

98933 (C)?,2 (D)-2, 844(6)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m⊥?,n??,m⊥n??⊥? (B)?⊥?,?∩?=m,n⊥m?n⊥?

(C)?⊥?,m⊥?,n∥??m⊥n (D)?∥?,m⊥?,n∥??m⊥n

(7)已知抛物线C:y?2px(p?0)的焦点为F,过点F倾斜角为60°的直线l与抛物

线C在第一、四象限分别交于A、B两点,则

2|AF|的值等于 |BF|(A)2 (B)3 (C)4 (D)5

1

(8)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和g(x)的导函数分别为f'(x),g'(x),则下面结论正确的

①若f'(x)?g'(x),则函数f(x)的图象在函数g(x)的图象上方;

②若函数f'(x)与g'(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则函数f(x)与g(x)的图象关于点(a,0)对称;

③函数f(x)?f(a?x),则f'(x)??f'(a?x); ④若f'(x)是增函数,则f(x1?x2f(x1)?f(x2). )?22(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3?1,那么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_______. (10)已知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样本

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那么样本数据落在[40,60)内的样本 的频数为 ____ ; 估计总体的众数为_________.

(11)已知圆C:(x+1)+(y-3)=9上的两点P,Q关于直线x+my+4=0对称,那么m=_________.

(12)将6位志愿者分配到甲、已、丙3个志愿者工作站,每个工作站2人,由于志愿者特

长不同,A不能去甲工作站,B只能去丙工作站,则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__________种.

2

2

n频率组距0.0300.0250.0200.0150.0100.005405060708090100样本数据?x?0,y?0r?(13)已知向量a?(1,?2),M是平面区域?x?y?1?0内的动点,O是坐标原点,则

?2x?y?4?0?ruuuura?OM 的最小值是 .

(14)数列{an}的首项为1,其余各项为1或2,且在第k个1和第k?1个1之间有2k?1

2

个2,即数列{an}为:1,2,1,2,2,2,1,2,2,2,2,2,1,…,记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S20? __ ;S2014 ___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ABC中,∠A, ∠B, ∠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且a?b?ab?3,C?60o. (Ⅰ)求c的值;

(Ⅱ)求a?b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满分13分)

某超市进行促销活动,规定消费者消费每满100元可抽奖一次.抽奖规则:从装有三种

只有颜色不同的球的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依颜色分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奖金15元,二等奖奖金10元,三等奖奖金5元.活动以来,中奖结果统计如图所示:

消费者甲购买了238元的商品,准备参加抽奖.以频率作为概率,解答下列各题. (Ⅰ)求甲恰有一次获得一等奖的概率; (Ⅱ)求甲获得20元奖金的概率;

(Ⅲ)记甲获得奖金金额为X,求X的分布列及期望EX.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AB=2,∠BAD=90,∠BCD=45,E为对角线BD的中点.现将△ABD沿BD折起到△PBD的位 置,使平面PBD⊥平面BCD,如图2.

o

o

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