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以专为主还是以博为主辩论赛演讲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8:32: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正方:武汉大学 大学生学习应以专为主 反方:东吴大学 大学生学习应以博为主 武汉大学获胜 反方结辩:

大家好,对方辩友说话非常简单,但他问了没有?要将专业的东西学得非常的好,在 最关键的时刻学以博学,他们认为这样是以专为主,以学为辅.但我方的观点是什么呢? 我方观点认为在你要发挥专业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道德感,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观念, 必须要有一定的世界观.让我们来看看这时候要怎么比较不同的人,就是在什么为主代表 什么比较重要.比如说对方辩友,如果大家记得的话,就在博学的部分他告诉我们说,如 果什么都学的话,难道就整个专业就会偏废了,那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说,虽然他们工作 专业,但是博就博的偏废呀,所以在两个都需要比较的时候代表的是,当只能取其一,或 者当一个必须为正的时候,对方辩友认为专业知识最重要,社会观在专业培养之后再培养 嘛,世界观在专业培养之后再培养嘛.那我方认为是什么?我方认为在先有社会观、世界 观之后,才是发展你真正的专业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说先培养专业再考虑世界 观、社会观,换句话说,可能出现像我方所说的一个专业人才虽然有了非常强大的专业技 能,但是他却缺乏道德感,这个时候可能采用我方所说的,造成这样的情况危害社会,这 样的专业难道有用于社会吗?再来看看,如果说他没有社会观,也就是说,他没有办法跟 别人相处,没有办法将他左右,让别人所接受,那这样的专业究竟对社会会有什么帮助呢 ?再来说说看,如果没有世界观,这样的发明在国内可能大家可以接受再向世界进军的时 候,发现已经被世界所淘汰了,这样的专业难道是对方辩友所说的有用吗?反观我们,说 来可能在你,将来在适应社会当中你可能相信对方辩友非常积极在专业上钻研,虽然可能 基础差了一点,但是我发现就算专业真的没有办法增加的话,但至少到研究所的时候还可 以再学,进入社会还可以再做学习,也就是说专业部分是可以靠后面再弥补的,但是一个 人的道德感如果失去了都没有,有了专业知识那又有什么作用呢?虽然我们可以比较的是 ,当双方都能够做到的时候,其实双方的状况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有一个有专业 而又博学的人,但是,只能取其一的时候,第二方自动退下,至少,出来的是生为一个人 ,然后再让他成为一个专才.换句话说,这个人即使不能够有利于社会,但至少不会有害 与社会,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之下,才去发展专业有利于社会,这不是比较合理吗?反观 对方辩友,可以给他一个强而有力的攻击力,但是却不知这攻击力到底是攻击敌人,还是 攻击自己?这样的专业知识难道是我们想要的吗?因此我方认为,大学学习应以博为主, 以专为辅.谢谢. 正方结辩:

大家好,对方辩友非常儒雅,他们一直在强调个人的全面修养.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 怎么说的,我们国家的古人说,修身齐家首先要国与治之,国与治之首先要正心诚意,请 问对方辩友,以博为主的话那简直乱花渐欲迷人眼,心如何正,意如何诚呢?对于我们大 学生来说,尤其我们的特殊性,因为我们做为大学生有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已经选择了要 在烟波浩淼的知识海洋之中进行遨游,我们就必须以专的目标注重方法的培养;我们已经 选择了要在众多的强手之中搏击,就必须以专的精深作为我们的中流砥柱.作为一个大学 生,不以专为主,这些东西如何能够达到呢?就象对方四位辩友一样,为以博为主进行辩 护的各位青年才俊,恐怕也必须在专的方向上有所得,有所成,才会无愧于母校东吴大学 这充满荣誉的名字吧.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这一点可以通过博来达到,那我们再来看看 先哲又是怎么说的呢.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这是在一个资 讯落后的时代,却有着大智慧的圣人所言.而我们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普通的大学 生来说,即使是播下了以博为主的良好愿望,恐怕收获到的也只能是面面俱到却流于空泛 ,流于浅薄的知识.胡适先生早年清高志大,可谓涉猎甚广.而当他到美国康耐尔大学的 时候,却幡然猛醒,自叹:生平之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自此,痛下决心,明确目标,师 从杜威,专攻实用主义哲学,并由此深入,最终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大思想家 .由此可见,所谓学贯中西,所谓博采众长,其知识体系必须是以专为主的一个有机结合 .黑格尔天马行空,无所不学,但他首先是一个哲学家;爱因斯坦,象我方说的这样,在 哲学历史上都有造诣,但他首先是以他的相对论领导天下;陈寅恪由史学而入,王国维由 哲学出发,他们都成为经济文学的一代巨匠,他们正是以专为主,兼收并蓄,最终成长为

一代参天大树.这样的过程具体而形象地说来,就是要求我们今天做出提升:首先就是要 确定一个专的方向和专的高度,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其次,我 们必须以专为指引,发扬专的精神,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在这样 一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培养出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深化专的同时, 不断地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最终豁然洞开.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于对方辩友才 能相逢一笑泯恩仇,道一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成就却在灯火阑珊处”.

蒋昌建点评:

主席、在场的两队辩友、评判以及所有的嘉宾,受组委会和评判团的委托,我对这场 辩论做一个简短的评述,有不恰当的地方请赛后给我提出严肃的批评.在这场比赛开始之 前,我想我和大家都一样有一个期待,这个命题是结合各位选手亲身经历或者是说亲身实 践的机会比较广大的一个命题,因此我们期待着这是一场让人快乐而且愉快的辩论.那么

事实上是经历了32分钟的唇枪舌剑,我们发现我们沉浸在一个严肃而庄重的气氛当中,有时候内心充满了深沉,仿佛回到了我们学生时代,我们是不是真正的处理好专和博的这一

对辩证关系?

回到双方的命题上来,正方立场是大学生学习应该以专为主,正方高屋建瓴,以我们 大家比较熟悉的知识结构阐述了专与博的辩证关系,清晰的告诉我们专是主导,专是决定 因素,在此之下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分析:第一、我归之为分工决定论,也就是在现代社 会条件下分工越来越细,而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因此,专业也向更加复 杂的方向发展;第二、所谓的阶段决定论,那也就是说无论是大学生的本科阶段、研究生 阶段还是博士生阶段,都离不开以专为主的基本规律;第三、态度决定论,认为以专为主 就一定塑造出来一个专心一致的态度,这往往是我们做人的首要的考虑,这一点让我们颇 为欣慰,第四,正方又重复了专与博的辨证关系,至于他利用的结语,使我们能够清楚的 了解正方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反方一上来颇为宏观,而且具有高瞻远瞩的姿态,让我们评委认为身处在21世纪的门

槛,有这样的一个关照,就有博大精深的气度,很可能是未来复合型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一个基本素养.更可贵的是他把这个命题的对象变成了两种群体,第一种是教育者,第二 种是受教育者,这一点也出乎了我们评委的意料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立论的一个基本的构 架是在着意讲求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现代条件下,博恐怕是大学专博辩证关系是否 摆正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不是已经到了应该讲求以博为主时机呢?这个问题提得相 当得及时,与此同时我们要指出,反方在一个简单明了的立论的同时,也给出了一定的说 明性和事例性的佐证,这一点也许是实证的精神在东吴大学发扬的一个缩影,这是立论方 面.下面我们转入了攻辩阶段,在攻辩阶段,我们同样的有一个期待,期待在这攻辩阶段 能够出现像昨天那一幕让人赏心悦目的局面,我们也是在随着比赛的流程进一步推广的过 程当中一直期待,直到它结束.结果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那么在攻辩阶段,我们发现 存在着这样几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是反方力求把他们并没有明了的表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的 观点,或者是我们在座的各位从他们论述中也隐约知道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把学知识和学 知识之用分开来,从而给道德教化建设在知识之用这个环节有很大的表达的空间,这是一个 很好的设计,这实际上把教化用于学习当中,很可惜在攻辩阶段的时候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贯彻下去.同样的正方,在攻辩阶段的时候应该出现结合自己生活体 验的许许多多的佐证融合在以专为主、以博为辅的这个基本立场上,而可惜在面对对方穷 追不舍的专业不等于专的疑问之下,未能拿出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这也许是在未来的攻辩 阶段当中,如何增强它的针对性,以及如何增强在针对性之后的攻击的有效性,应该再继 续做做文章.在自由辩论阶段,也是要让我们尽情期待的一个烽火硝烟的阶段,但是,仿 佛是在一场战场即将开始的黎明,双方都静悄悄的演绎了这个阶段,不过不乏有些睿智的 提法.比如说像反方,非常聪慧地提到了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一个基本 前提是,我们现在的大学就是在专业设计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大学,因此专业学习的本 身已经不成为我们今天命题当中的一个问题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正方在自由辩论的 时候不断的提出所谓的触类旁通和专与博的辩证关系之间如何做到融汇贯通,因此围绕着 这样基本的观点,双方来回的交锋,也试图引入一些幽默,但是看样子呢效果并不是太好

,这里没有批评的意思,相反我倒是要觉得大家的确是非常的辛苦,这是自由辩论阶段. 至于说在回答问题阶段和总结陈词阶段,我当然还有话要说,尤其是在总结阶段,评判团 认为一场正式的、正规的或者是立意完善的辩论比赛要力求通过总结阶段把双方在前面阶 段辩论当中所交锋的关键的地方或者是有冲突的地方、或者是有强有弱的地方再做一个有 机的归整,把自己的观点和场上的态势揉合起来,对观众能够在最后的结束当中有一个清 晰而又明了的思路.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提出来反方同学做得相当的不错,而正方同学 也在努力的做,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从正方的发言当中,我们也充分感觉到了华语的 优美,但是我们也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以供批评,也就是在讲求华语优美的同时千万不要以 词害意,当然你们并没有这样做,我们这是一个建议.

接下来是要看看双方的缺点,这是我最不愿意谈的,退一步说也是没有资格谈的,不 过好在我们的专家就在我的面前,他们给了我鼓励和勇气.缺点:我们觉得正方在立论的 时候非常工整、非常稳定、非常庄严,大概因为武汉大学身处中国的中心地带这样一个地 理位置有点关系,不过呢跟我们所期待的有创新、有别样的见解之间可能还有一些差距,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创新和别样见解并不是要另辟途径,来巧言令色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二、我们认为正方在表达自己观点、陈词阶段的同时可能由于准备时间比较充分,都力 求把准备的信息百分之百的、充分的表达出来,但是在表现上给我们的感觉有点是报道式 的语言、或者态度、或者形式,希望以后能够把你充分较灵机一动的,或者是装 的比较即兴的、比较灵机一动的表现出来,这使场上的气氛呢,

也比较轻松一点.还有一点我们适当的提出来,可能正方同学在提问的时候有点类型欣赏 ,对反方的二辩同学比较青睐,我们想如果一个辩论比赛比较丰富多采,也希望正方提问 的目标也更加多元化一点.同时我们也觉得反方可能也有一些弱点,那么这个弱点就在于 反方在例论的时候非常的具有创意,也非常的具有伟大、高瞻远瞩的情怀,但是在整个辩 论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的把你具有创意的几个方面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在一定的程度上 来讲,可能对自己所准备好的问题或对方的问题说清楚,有些问题就游离到了题外去了, 这个是要提的一个问题.那反方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场上可能集中火力的强调了问题的一面 ,比如说,强调了道德教化在知识利用上的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完全没错,但是过于 强调了以后容易给观众一个印象,那就是博学所有的内涵仿佛就落在道德教化这样一个领 域上上,也许是你们的一个设计,但这个设计我觉得还是有需要斟酌的必要.另外,我们 也相对于正方来讲,反方的发言是一个课堂即兴式的发言,这个是我们非常期待的,具有 灵性、不卑不亢,非常的悲壮而又勇猛,那么我们也希望把您这个即兴的、勇猛的发言能 够将整个陈词过程当中散落在各种的方面有机的整合起来,回到你命题的底线,也许效果 会更好.

总而言之,这场辩论赛还给我一个发挥的空间,那就是要谈谈个人对这个命题的感受 .我们说我们之间谈大学生应该以专为主还是以博为主,实际上不要忘记的一个基本的语 境,那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现代化过程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去谈这个命题的.按照哈贝马斯 的说法,现代化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体系,和以权力为媒介的科层的行政管理系统 ,代替了过去以语言为媒介的生活世界.这样的一个代替使得大学内部的文化结构出现了 分化,这就使得我们专业设置越来越复杂,同时学科的范围也日趋的扩大,但是不知道双 方同学注意到这一方面提供了专的可能,同时一方面又提供了博的现实性,如果双方选手 能够在这个方面多加考虑,可能这场辩论会更加丰富了.正因为如此,它像一个大学的理 念提出了挑战,所谓大学的理念可能要起源于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W. Von Hunboldt)先 生,他提出来了,大学不但要教授科学知识之外,还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格,那如何在一 个讲求功利性的现代社会当中,又不忽视所谓的对人文情怀的关切,这是我们要面对的一 个挑战,以及如何加强我们自身的人格建设,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现在爱谈的新新人类, 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过从大家的引经据典当中我发现,这个专与博实 际上不是现代人才有的负担,同时也不是西方人思考的专利,我想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在考 虑这个问题,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做术业有专攻,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博学都信,那无 论是基于个人的主观需要,还是社会的客观需求,我觉得即便我们是进入到现代社会,我 们还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