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0:27: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习题 人民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题干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故选C。 【答案】 C 2.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 ) 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解析】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是我国贯彻“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体现,1979年决定不再延长该条约,反映了我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题选C项。 【答案】 C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基本含义是( )
①否定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 ②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③取缔帝国主义的所有在华特权 ④拒绝与西方国家建交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把国民党统治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把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和特权都清除。 【答案】 A
4.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 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D.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的信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界限,开始同其他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建交,故选择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 【答案】 B
5.观察下图,下列关于这次外交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1954年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
A.新中国首次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B.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C.双方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D.双方就共同倡议发起不结盟运动达成共识
【解析】 解答时要注意图下文字:1954年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联系教材所学内容,在此次外交活动中,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度政府赞同。 【答案】 B
6.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 ) 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 C.社会制度 D.文化传统
【解析】 “求同存异”的“同”指的是有共同的任务,即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异”指的是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的差异。 【答案】 C
7.史学界认为,“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新天地”主要是指( ) A.以发展中国家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D.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解析】 1954年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故B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就属于发展中国家,A错误;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不符合;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B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在同邻近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与印、缅等国共同倡导的,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答案】 C 9.中华民族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的是( )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选C。 【答案】 C
10.一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说:“万隆会议对彻底摧毁殖民主义和促使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一块不朽的丰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万隆会议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国际关系格局 B.万隆会议彻底摧毁了15世纪以来的殖民主义世界体系 C.万隆会议是世界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D.万隆会议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解析】 由于万隆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雅尔塔体系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故A项是正确的。B项错在“彻底摧毁”的表述上。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但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项不正确,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答案】 A
11.1954年12月31日,杜勒斯在致驻外使领馆的电报中说,国务院意识到“中共可能把会议当做宣传的场所……周恩来具有掌控会议和利用其他人达到自己目的的可怕能力”。材料中的“会议”是指( )
A.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万隆会议 【解析】 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4月召开的;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是在1961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也与题干的时间不符。 【答案】 D
12.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
A.奉行“一边倒”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多边外交新模式 D.提出“和平共处”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可知是中缅关系。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上述两国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缓解东南亚等国家对中国的偏见。A选项错误,中缅关系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C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方针;D是在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毛泽东访问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