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教程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2:14: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日,该报在天津原址复刊。从此,《大公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家著名的资产阶级大报;

4、 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报人对报业的认识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上海:《申报》、《新闻报》 《申报》

1、 英商美查1872年创办的中文报纸,1909年由席裕福收买成为国人自办企业;

2、 1912年史量才购买接办后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大报。 《新闻报》

11893年由英商丹福士等创办,1899年由美商福开森购买,委托中国人汪汉溪负责,汪以善于经营著称,该报逐渐发展成为旧中国报界中与《申报》并驾齐驱的大报; 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报学史》(戈公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中国事业通史,它搜集了大量新闻史料,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以史料翔实、考订精详著称于世,有重要学术价值,曾多次重印。

1、 新闻教育及新闻学研究:

*1918.10.14,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⑴1922年,任白涛《应用新闻学》,我国第一本实用新闻学著作; ⑵1923年,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我国第一本新闻采访学著作;⑶1923年,徐宝璜《新闻学》,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成立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

⑷1927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我国第一本新闻事业通史; ⑸192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在上海创办。 *1931.10.23,中国新闻研究会在上海成立

*1932.3.20,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在上海成立 *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中国第一)成立 *1956.6,中共中央《红旗》创刊

*1957.3,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记协)成立,12月出版《新闻战线》

*1959.9,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扩为北京广播学院 2、 广播及通讯事业的诞生:

⑴通讯社:

①1872年 林兹在上海创办远东路透分社(依据1870年1月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及美联社签定的“三社四边”协定,路透在中国享有独占发稿权,垄断30年之久。)

②1904年 骆侠挺在广州创办中兴通讯社,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

③1904年 王慕陶在布鲁塞尔创办远东通讯社,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海外通讯社;

④1920.6中共在上海最早成立中俄通讯社(中共成立后改称“华俄通讯社”)

⑤1924.4国民党在广州最早成立中央通讯社

*1931.11.7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于江西瑞金,1937.1,,在延安改为新华通讯社。 ⑵电台:

①1923.1.23 中国境内第一座电台 奥斯邦(美)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②1926.10.1 中国人第一座官办电台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奉系 刘翰)

③1927.3.19 中国人第一座民办电台 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1928.8.1中国国民党第一家全国性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电台(南京) *1940.12.30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3.14迁至瓦窑堡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第七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 中央通讯社

1、1924年4月1日创立于广州,1928年迁往南京。

2、1932年改组,提出“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三大方针,由中宣部秘书长萧同兹担任社长,从此规模迅速扩大,并一举成为私营通讯社无法匹敌的国家通讯社; 《中央日报》

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创刊于汉口,1929年2月迁往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叶楚仓兼任部长,财力雄厚,但由于其持有反共反人民立场,因而在舆论上没有多大号召力; 中央广播电台

1928年8月1日在南京开始播音,是国民党开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电台,1932年,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二、《布尔塞维克》等共产党地下报刊的出版: 《布尔塞维克》

1、1927年10月24日创刊于上海,是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创办的第一份理论机关报;

2、主编瞿秋白、由瞿秋白、邓中夏、王若飞等组成遍委会,1932年7月停刊,共出52期;

3、《布尔塞维克》集中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的真面目及其建立的新军阀政权的反动本质;

4、《布尔塞维克》以大量篇幅报道中共领导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英勇斗争;

5、《布尔塞维克》同国民党改组派和托陈取消派展开了斗争。 《红旗》

1、1928年11月20日在上海创刊,中共中央政治机关报,开始是周刊,后改为三日刊,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编,恽代英、李立三等经常为其撰稿;

2、宣传内容大体上与《布尔塞维克》相似;

3、1930年8月,与《上海报》合并,更名为《红旗日报》;

4、1931年3月,中共重新出版《红旗周报》,1934年3月终刊。 《上海报》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上海出版的面向工人的通俗小型报,1929年4月17日创刊,李求实主编;

2、 以新闻报道为主,其新闻摄影尤为出色; 3、 被誉为“上海工人阶级自己唯一的报”。 五、 三、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

1、 国民党政府《中华民国广播无线电台条例》、《电信条例》允许公营团体和个人经营广播电台,20年代末30年代初, 我国出现了一大批民营广播电台,半数以上集中于上海;

2、 这些民营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教育性;二、宗教性;三、商业性。其中后者数量多、分布广,影响也最 大。

3、 民营台虽数量多,但规模很小,功率不大,覆盖面窄,播出内容普遍格调不高;

4、 日本侵华时,一些民营台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洪流中。

六、 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

1、 建立自己的新闻事业网,垄断新闻发布权,控制全国舆论; 2、 制定新闻出版法令,剥夺进步报刊的新闻自由权; 3、 实行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 4、 残酷迫害甚至杀害进步报人;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古田会议

1、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案,着重强调了红军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

2、决定了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 3、宣传方式上,要求广泛采用传单、布告、宣言等形式,文字要简短。

4、规定军及纵队均应办《时事简报》;

5、本次会议,对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创建,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红色中华通讯社

1、 简称“红中社”,新华通讯社的前身,1931年11月7日创办于江西瑞金县,是中共最早的通讯社之一,呼号为crs; 2、 1931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红中社与报社合并为一个机构;

3、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停止对外新闻广播,1935年11月在陕北恢复文字广播;

4、 1937年1月,改名新华社;《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

报》,1月25日开始用新华社的名义向全国播发消息; 《红色中华》 1、 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是一张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小型 报纸;

2、 《红色中华》创刊后,配合当时党政中心工作,积极进行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的宣传;日本侵占东三省,《红色中

华》大力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抨击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政策,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

3、 1937年1月29日改名为《新中华报》,在陕西瓦窑堡出版。 《红星报》

1、 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邓小平、陆定一先后主编;

2、 内容十分丰富,办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通俗生动。

3、 长征期间坚持出版,担负着党报和军报的双重使命,被誉为“战士的良友”、“革命战争的一只有力喇叭”。 《青年实话》

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红色区域中央局的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7月;

2、 宣传内容与《红色中华》大体一致,但具有鲜明的青年报刊特色,在动员根据地青年支持革命战争方面及指导青年工作 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3、 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很有青年特点,深受青年读者特别是青年红军的欢迎,是在根据地青年中有很大影响的刊物。 《斗争》 1、 中国共产党红色区域中央局的机关报,1933年创刊;

2、 该刊主要刊载中共中央的决议、指示和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曾刊载毛泽东的《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两篇调 查报告;

3、 《斗争》周刊在宣传上较多地受到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红色中华》该时期的表现;

1、 九一八事变后,《红色中华》等报刊及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和罪行,抨击国民党卖国政策,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 张;

2、 1936年1月,《红色中华》复刊后,即把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作为首要任务;

3、 西安事变后,为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1月29日,《红色中华》更名为《新中华报》,红色中华通讯 社也更名为新华通讯社。 《救国时报》

1、 党派吴玉章到法国巴黎创办的,旨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纸。1935年12月9日创办,编辑部设在莫斯科,廖焕 星、李立三先后任主编;

2、 《救国时报》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要内容,经常刊载中共中央文件和毛泽东等人的著作,同时以大量篇幅 刊登国内各阶层人士要求抗日的言论和文章; 3、 以海外华侨为读者对象,影响遍及国内外。 《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