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一课教学反思(共9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36: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篇一:穷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杨圩小学 石利金 教材简析:

《穷人》是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小熊找水》 2、课件出示熊妈妈的两句话,扣紧“善良”

——善良

3、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穷人》这篇课文,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世界。 二、研读文本,感悟人物品质

2、出示课件

(2)“非这样做不可”就是什么意思?(一定要这样做)

(3)为什么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如果不这样做,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死的) (4)那,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况下,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善良的本性)

谁能通过朗读把桑娜的善良读出来呢?(读好重点词) 指名朗读(2—3人)

3、出示课件

学生交流(2---3人) (桑娜的心理极其复杂、善良等) (1) 同学们,“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心神不定)

(2) 是的,桑娜抱回孩子的一瞬间是心神不定的,此时,她想到了什么呢?

(自由交流)

小结:桑娜想到了??

(3) 这段话省略号特别多,从这五个省略号你感受到了什么?

(4) 师过渡:从这五个省略号中,我们感受到桑娜的思绪混乱与不安,感受到了桑娜的内心矛盾。

那谁能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读出来呢?

指名朗读(3—4人) 注意读好省略号(如读不好,师范读,再指名读)

师:是啊!桑娜的家境贫穷到如此地步,她还是把两个孩子抱了回来,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桑娜善良)

同学们,你们从“嗯,揍我一顿也好!”感受到了什么? 你能用“宁可??也”来说一说吗?

(7)请同学们读读下文,还有哪些语句也能表现桑娜的忐忑不安?

指导朗读,谁也愿意来读一读,读出桑娜的忐忑不安

师过渡:桑娜出于善良的本能,抱回了两个孩子,尽管没有征得丈夫的同意,尽管心里忐忑不安,但她并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事,正心事重重地等待着丈夫回来。 4、请同学们读读12—26自然段,找出渔夫的表现 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1) 请大家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 (2) 学生交流

什么而忧虑?

(4) “得??怎么行”这个“得”你能给它换个词吗?从这里你感受到 什么?(下定决心)

(5) 大家再好好读读这段话,文中的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6) 大家想象一下,什么样的日子是“熬”呢? 学生想象交流

(渔夫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由忧虑到最后作出决定的过程。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

指导感情朗读

学生练习

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学生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2、同学们,给处于不幸和痛苦中的人一份关心,一份安慰,能让他人点燃生命之火、扬起生命之帆。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快乐,觉得生命有价值。

四、作业

任选一题进行小练笔:

1、续编《穷人》的故事 要求:a人物的坚强意志不能变; b人物的善良本性不能变 c人物的悲苦命运不能变 2、读《穷人》有感 五、板书设计: 穷人 非?不可 桑娜 善良 忐忑不安

得 ?怎么行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渔夫 熬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珍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因为语文是多义的,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文化语境”和“阅读期待”不同,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感受。为此,我主要通过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例如:抓住“熬”进行想象,体会渔夫和桑娜有着一样美好的心灵。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再则,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尽量在探究、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有话说,会说话。 但是,这节课也暴露了我平时上课的一些陋习:同一个问题老喜欢去循环重复的强调。导致这节课里安排的11个幻灯片仅仅出示了一半。 篇二:穷人 教学反思 《穷人》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读题激疑

二、深层研读

在这一环节中,不能只局限于课后思考题,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能提出有一定思考、讨论价值的问题。 三、重点品读

朗读重点部分, 深入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朗读描写桑娜心情忐忑不安的部分和桑娜与渔夫对话的部分从读中获得感悟,并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

通过上面几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

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就“桑娜心情忐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