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11:16: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流程图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

由地球是个“水球”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学习电解质的有关知识: 1.电解质 2.电离 3.电离方程式 分组讨论交流

1

通过ppt地球是“水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不同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探究分析溶液导电的原因,为电解质的理解做铺垫。 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知道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分组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总结酸碱盐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的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提高辨析能力。 2.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1.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会从导电能力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2.激情投入,体会分类的思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互相交流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的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 教具准备 多媒体、导学案 仪器:烧杯、导线、灯泡、电源。 药品: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乙醇溶液、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合作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分析讲解、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

2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新授课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 通过ppt播放,地球是个“水球”导入新课。 【板书】第二节 离子反应 探究一 设计问题情境 实验探究 设计问 题情境 思考交流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探究实验】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蔗糖固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固体) 【思考】 1.分析上述物质导电和不导电的原因。 2.电离的条件是什么?电离是否需要通电?电离的结果是什么? 【课件展示】 Flash演示:氯化钠晶体、氯化1课时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设计实验】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使灯泡发亮必需构成闭合回路)。 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 通过“水球”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作铺垫。 【理解】 电解质定义, 并能举例说明哪些物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钠溶液、氯化钠加热融化的电离 是电解质。 【学生总结】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