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十四《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0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或“小于”);

(3)同桌的小虎同学根据实验过程分别画了测力计拉力、浮力、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以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浸入深度h的图像,其中表示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图像是(________)

(4)通过交流,班上的小华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测力计1N的位置标上刚才计算出的液体密度值,就可以把测力计改装成一个密度秤。该密度秤的零刻度应标在___N处,该密度秤的刻度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5)若原物块质量、体积、密度分别记为m0、V0、ρ0,为了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可以(______) A.换为体积为V0,密度比ρ0小的物块 B.换为质量为m0,密度比ρ0大的物块 C.换为更大量程的测力计 D.换为质量比m0大,体积比V0大的物块 【答案】 0.5 1 小于 C 1.5 均匀 B

8.李老师在学校的物理社团活动中,组织学生制作“浮沉子”.

1,器材:塑料瓶1个(含瓶盖),吸管1根,回形针1枚,剪刀1把,烧杯1只,适量水. 2,制作与原理

(1)剪一小段吸管,长约3厘米,再对折,将回形针套进对折的吸管管口,使吸管不会张开,就完成了浮沉子.如图甲,吸管受力能对折说明____.

(2)将烧杯装水,把做好的浮沉子轻轻放入.调整浮沉子,使浮沉子漂浮在水面上,只露出水面一点点如图乙.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和F1;在塑料瓶中装水(接近瓶盖下沿),把调好的浮沉子放进塑料瓶里,盖紧盖子,用手挤压瓶子,可以看到浮沉子下沉并能悬浮在图丙中的位置,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2和F2,则G1____ F1 ,F1____ F2 (选填“>”、“<”或“=”).

(3)在制作过程中,小陈同学盖紧了盖子,用很大的力也未能使浮沉子下沉.老师说,你轻轻地摇晃几下瓶子,再用力试试.果然,小陈轻轻地摇晃了几下瓶子后,微微用了点力就使浮沉子下沉了,摇晃后浮沉子易于下沉是因为____.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请说出你的方法____.

【答案】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状 = < 浮沉子的质量变大 增加配重(增加大瓶中的水量)

9.物理兴趣小组的小王和小李想知道中国“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中执行任务时是如何实现浮沉的,他们用一个小塑料空药瓶、干抹布、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应正确的内容。

(1)他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取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小瓶;

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见图(a),测出其重力为_____;

D.将小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见图(b),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_____。 (2)他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取出小瓶,_____;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D.分析比较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_____。

做完实验,小王和小李将图(c)潜水艇结构模型与做实验所用的小药瓶进行类比分析,终于明白了:潜水艇与小药瓶实现浮沉有共同之处,即是_____。

(3)同组的小张还想利用溢水杯、小口径量筒(口径比玻璃钢小)水以及常见生活材料,测量玻璃钢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A.把一不吸水泡沫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使之漂浮在水面,溢水杯中水溢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mL;

B.用细线系住玻璃钢,将玻璃钢轻轻放入溢水杯,玻璃钢沉至杯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mL; C.取出玻璃钢并轻轻放置在泡沫块上方,泡沫块和玻璃钢漂浮在水面,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0mL; ①由上述步骤,可知道玻璃钢的密度是_____g/cm;

②步骤C中溢水杯对水平台的压力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步骤A中溢水杯对水平台的压力。

【答案】2.4 0.6 F浮G 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3

现浮沉 1.5

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