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3:00: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作者:于涛涛

来源:《职业时空》2010年第06期

摘要:视唱练耳是一门基础技能理论课程,是音乐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它与其他音乐学科紧密相连,要进一步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质量,应适当把握好学科渗透,加强与其他音乐学科的联系。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学科;教学质量;学科渗透

基础音乐教育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工作母机”。随着进入新世纪,我国引进了各国先进的音乐理论与方法,这就要求视唱练耳这一学科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科渗透也是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视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记等形式,可以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以及识谱能力,并以此来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因此,不论在考试还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视唱练耳的学习都有重要作用。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识谱、读谱、看谱即唱的能力,培养正确的节奏感、音准感、调试感等多种音乐感觉,积累广泛的音乐语汇,养成良好的协调能力。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学科渗透及存在的问题作以探讨。 一、视唱练耳中基本乐理的渗透

音乐基础理论是音乐入门的一把钥匙,没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将无处下手,音乐基础理论为视唱练耳奠定了理论知识,两者相互依赖,紧密相连。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乐理渗透最多是音高和节奏,其次是记谱法、音值组合法。而其他乐理基本内容渗透较少,应加强了解音律及音的倾向性,使学生对音高的细微变化有感觉,即增强对声音信号的辨识能力,对力度、速度、其他表情信号、调试、调性等内容应加大渗透力度,以使学生纵观全局,以理论指导视唱练耳教学。 二、视唱练耳中声乐的渗透

过去视唱练耳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音准和听辨能力,很少涉及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很多学生在视唱中出现这样的现象:拿来一首乐曲张嘴就唱,直到这口气没了才停止视唱。停止的地方有时停止在强拍的弱位上,旋律的中断造成了乐曲的不完整性。根据这一现象,教师应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简要地介绍一些声乐知识,如呼吸、发声原理及技巧的运用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唱出平时难以发出的高音和低音,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音域,解决长音的气息问题和弱音的演唱方法,同时,还能减轻咽腔的疲劳感。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保证不破坏乐曲的自然分句。 虽然有的视唱曲目没有标明具体的表情术语和表情记号,但从一开始就应该要求带着感情的视唱,而不能只是唱出几个音就算达到要求。要学会从曲调中体会其曲趣和情绪,以丰富视唱的表现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三、视唱练耳中和声、复调的渗透

二声部及多声部的乐曲,很早就在视唱教材中出现。黄自的《卡农歌》作为复调练习视唱曲也多次被吸入各种视唱教材之中。当二声部及多声部视唱时,可以把学生分成a、b、c、d组,分别练唱不同的声部,然后再采用合唱的形式共同练习,让学生体会立体声部的感觉。学生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还要聆听合唱中整体的和声效果、声部层次、情绪处理等。“音响和声学”渗透于听觉训练中,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复调的渗透,会增强视唱练耳线条的深层形态,使学生感受多声部的层次、和声的脉络、韵律、色彩的变化、调性布局、曲式结构等。

四、视唱练耳中民族音乐与作品赏析的渗透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源泉。视唱练耳中加入民族性音乐曲调的内容,无疑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可以减轻枯燥、单调的纯技术练习。比如,东北地区可以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月牙五更等音调编入教材,这些短小、生动的民间小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视唱练耳教学起到呐喊助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教师视唱练耳教学强调民族音乐的地位,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本民族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体系也大有好处。

视唱练耳教程中经常选用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有的是歌剧选段,有的是外国民歌,有的是交响乐片段等等。这些音乐包括了世界各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为学生讲解这些作品的曲作者所处的国家、时代背景、地域、风格、音调等特点,对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分析及理论讲解、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各种音乐作品的风格,才能增强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视唱练耳与其他音乐知识的技能融汇贯通进行教学,不仅会使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视唱练耳的技能。视唱练耳教学渗透于学科绝不是利用别的学科来代替视唱练耳教学,而是利用其他学科辅助视唱练耳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对这门课的不了解,学生们容易产生听觉惰性,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1.听觉惰性问题

所谓听觉惰性,是指在音乐听觉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下意识或无意识的听觉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通俗地讲,学生在上视唱练耳课时,没有积极地去感受音乐材料,也不注意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对音乐材料仅仅是“一听了之”,不去进行积极的音乐思维或者思维速度迟缓。 听觉惰性的产生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的方式,即在音高、音程、和弦、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听觉上的训练时,总是在模仿中反复练习,给学生以基本的感受,如视唱中的范唱或识谱以及模唱听辨等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各种音乐知识及要素的认知,只是初步的了解,具有音乐听觉直观性和机械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而言具有被动性。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听觉惰性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因此,教学方式的不得当,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是其主要原因。

对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以节拍的单拍子为例,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过去积累的各种节拍进行综合分析,把各个拍子(如二拍子三拍子等)的特征加以概括、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单拍子的节拍概念,这样当单拍子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学生的判断能力也会逐步加强。 2.对音乐情感的忽视

在实际视唱时学生总是特别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忽视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为音乐实践服务。而音乐情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将音乐情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相联系,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视唱练耳课虽是一门以技术训练为主的课程,但它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重复,而是艺术化的教学活动。但这一艺术目的在学生中并没有引起重视。因此,教师应该进行艺术化的视唱练耳教学,全面分析和深刻认识音乐情感在教学中的发展和特征,让音乐情感贯穿教学全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所谓乐感,是指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对这些感受要启发学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这是音乐情感培养的基础。”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非常重要的。

以视唱教学为例,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视唱,这是因为教材中所选的视唱曲目大多是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通过有表情地视唱,既能对音乐的各要素进一步了解,又能积累一些音乐语汇;二是要做到有表情地视唱,这就要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表情记号,不能仅将视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