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4:2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格心理学
华若蒙
第一章 绪论
1、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1) 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互动方
式。
(2) 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3) 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于中、形诸外的统一体。
(4) 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
性等特点。
(5) 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P5) 2、 人格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4、 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第一层,揭示人的共同本性;第二层,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第三层,揭示个体独特性。 5、 本书的架构:“T & 3D”,“T”就是指人格理论,“3D”则是组织各种人格研究主题的线
索,是在Cloninger的人格“描述—动力—发展”模型(3D模型)的基础之上经过修正而来的。 主要内容 具体变量 人格理论 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认知 情绪 意志 动机 目标 自我 适应 发展 文化 叙事 场独立—场依存、归因风格、乐观主义 焦虑、抑郁、幸福 攻击、利他、控制 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亲密动机 目标单元、目标内容、目标追求 自我概念、自尊、自我调节 压力与应对、A型性格、完美主义 发展轨迹、影响因素、深层机制 文化与人格、性别、中国人的人格故事与人生 人格表现 人格动力 人格发展
第二章 人格研究与测评
1、 人格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寻求研究深度(2)相关研究:寻求研究广度
(3)实验研究:寻求因果关系
2、 个案研究方法:①临床研究②叙事法(生活史)
第三章 特质理论
1、 GordonW .Allport, 美国心理学家,既是特质理论的创立者,也是公认的人格心理学学科
创始人。
2、 Allport把特质区分为:
共同特质:人类共有的特质,人人都具有,个体间的差异在于不同的人具备此特质的强弱程度不同。
个人特质:个人独有的,与共同特质相对,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 3、 个人特质分为:
首要特质: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特质、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在个人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核心特质: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和性格的核心成分,5-10个。
次要特质:一个人某种具体的偏好和反应倾向,普遍性、一致性较差。不易为人观察。 4、 Cattell 将特质区分为:
表面特质: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彼此是不相关的,从外显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5、 Eysenck的三维人格理论:
外向性: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这个维度的一端为典型的外向特征群,另一端为典型的内向特征群。(外向者:好交际、爱热闹、易冲动、自信、活跃、喜欢追求变化;内向者:固执、刻板、主观、害羞、不易激动)
神经质: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此维度的一端为情绪不稳定,另一端为情绪稳定。(高神经质者:过分担心某事或害怕某物的倾向,出现不平衡的焦虑状态;低神经质者:平静的、好脾气的、耐心的)
精神质:高分端为高精神质,低分端为超我机能。(高精神质:高攻击、冷漠、自私、冲动、反社会、思维和行为迟缓、高创造性、坚强;超我机能者:仁慈和好心肠) 6、 Eysenck的人格类型与古希腊气质学说的对应关系:
7、 McCrae和Costa的五因素人格理论
五个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第四章 生物学理论
1、 Eysenck的唤醒理论:
唤醒是指大脑皮层随时准备反应的警觉状态,它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激活水平。
外向的人皮层唤醒水平比内向的人低,所以他们要去寻求较强烈的刺激,缺少刺激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枯燥、沉闷和无聊;
内向的人皮层唤醒水平较高,微弱的刺激就足以维持他们的兴奋,所以较强的刺激很快就会使他们感到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