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4:20: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4 第一章《声现象》提高拓展练习

1.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

2.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原因是 ; 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原因是 ; 3.现代城市的主要干道旁常设置一个指示装置。上面不断闪烁着变化的数字,数字 后面跟着符号“dB”。这个装置的作用是 。 4.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 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内光.请你给导演 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 5.如图3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6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图3 乙 6.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 和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

7.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二、选择题(24分)

8.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 ) A.14.29秒 B.14.00秒 C.13.71秒 D.无法确定

9.以声消声原理 ( ) A.利用声波的密部与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加强 B.利用声波的密部与密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 C.利用声波的疏部与疏部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 D.“以声消声”的方法也称作“有源消声技术

10.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 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 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

1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1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晌度 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4.如图2所示,相同的8个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向瓶内吹气,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图2

15.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1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显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2

?

17.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 在15℃空气中

温度/℃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频率/Hz 声速/m.s-1

0 330 316 2000 340 氧气

15 340 1450 1000 340 水

30 349 3160 500 340 冰

100 386 4900 -5000 256 340 铁

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2)

18.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_,其好处是 。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0.8 0.5 材料 响度 衣服 较响 锡箔纸 较响 泡沫 弱 距离/m 1.2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19.如图5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

明 。 图5 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着一实验表明: 。

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⑷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20.利用一把剪刀和长短粗细不同的材料相同的塑料吸管,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说明:“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请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可以配合画图说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