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8:2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神激励是企业对人才所作贡献的一种表彰和宣扬。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认定、宣传和褒奖,使人才获得荣誉感、成就感和责任感,并用尊重和企业精神来激励员工,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只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行,辅以情感沟通,通过全方位的激励,才能最终实现激励的目的。

3、实行差异化的晋升制度

不同岗位的员工对于岗位的内心追求是不一样的。一般岗位的员工比较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但是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更注重职位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程度,随着层次的升高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越深,所以对于企业人员而言,晋升的需要还是很重要的激励因素,因此建立差异化的晋升制度,是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

4、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将员工的工资分配直接和个人工作表现挂钩,除保障工资和部分岗位工资外,将其他工资全部列入考核范围,加大考核力度。由于单纯的岗位工资制度缺少一种灵活的增资机制,而且保障不足、激励有限,无法反映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在同一岗位上的劳动差别。考核是薪酬制度改革深入、持久的保证,考核程序是完善用人用工机制,提高培训效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因此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在不断地探讨和摸索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薪酬福利的体系是很有必要。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制度 1、要转变培训观念

对企业而言,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时要认识到员工培训的投入不仅仅是一项成本,而是一项开发人力资源的投资。就员工而言,企业员工也必须正确对待培训,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为员工个体提供了生存空间,企业发展同样也给员工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员工素质和技能提高来支撑。这就要求员工在对待培训问题上要处理好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培训与自我学习之间的关系。

2、建立分层次、有重点的人才培训机制

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就必须重视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教

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工个人发展的需要。企业在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加快培训紧缺人才,重点培训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优先培训管理人才和学术技术人才,全面培训青年人才。应着重指出的是,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科学技术人员的培训,企业应不惜重金,结合这类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15]。

(六)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1、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

绩效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之一,也是一个企业管理的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绩效考核可以为企业的各项人事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能加强组织的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和健全绩效管理体系是国企走出绩效管理困境的明智的选择;通过绩效评估,提供双向互动式的反馈,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得到企业的承认和肯定,组织的目标和管理也可以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促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员工把自己和企业协调起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最终实现国企脱困的目标。

2、确定定量化的考核指标

建立与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最难建立、最难操作的。由于缺乏客观基础, 国有企业要改变以往凭经验、凭个人印象来判断员工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做法, 往往会遇到缺乏科学的评估办法。国有企业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量化的考评指标必须以实际工作结果为依据, 科学的评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数量,这样既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又便于评定;二是强调合理的公平,企业的业绩评定永远难以做到完全开放的民主, 因为每个人的利益趋向不同,对于同样评定标准可能产生不同的利于自身的理解。这样,尽量完善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还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反馈渠道, 以使员工提出的建议得到及时的反馈[16]。

(七)建立与企业经营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策略

国有企业要实现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必须对企业现今和未来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科学地规划企业人力资源是对企业管

理的有效强化,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导向,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盘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及实现策略,设置灵活的组织结构、岗位编制、准确的人员配置,使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得到落实。如何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不仅关系到企业吸纳的人才自身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企业如何实现人才发展战略,也是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岗位的需求来合理调配和使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发挥其潜在能力的核心问题。

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首先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人员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来了解现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预期可能出现的职位空缺、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有关政策及本单位在公众中的吸引力等;通过需求预测,及时了解产品市场需求、预期生产经营变化、技术与组织结构、劳动力的稳定性等,保证企业对未来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企业内部各类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文化程度、素质结构、所从事的岗位的熟练程度、爱好如何等情况了如指掌,真正做到岗有所需、人有所值,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保证人才在推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还能够使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极大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和知识的升华及自身价值的实现,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五、总 结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了很大的变革,逐步脱离传统机制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国有企业必须正视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吸取发达国家管理经验,完善用人机制,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训、激励以及考核机制,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在发展的同时,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

总之,只要我国国有企业从根本战略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从长远发展着眼,尊重人才、信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才可能迅速走上正轨。国有企业也只有开放思维,采取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从大处着眼,建立科学、理性的制度系统,建立规范的价值评价和分配系统,设计合理的薪资结构、报酬体系,明确员工发展路径,才能使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