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 荒漠化的防治专题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9:36: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荒漠化的防治专题测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林志胜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答案】1.D 2.B 3.C

【解析】第1题,图中丁处海拔最低,地下水位高,,气温高,蒸发量大,容易形成土壤盐渍化。第2题,图示地区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水量小且出现季节性断流现象,水分条件差,限制了农业发展。第3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乙地大规模引水灌溉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丙丁地位于下游地段,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公约》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蒙古国约有850个湖泊和

2000条河流完全干涸,整个国家有四分之一都变成了荒漠。据此完成4~5题。

4.在过去的30年里,导致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是( )

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 ②生态系统脆弱 ③人类活动方式游牧为主 ④全球气候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在过去的30年里,蒙古国气候要素经历的变化整体过程是( ) A.降水大量减少 B.降水大量增加 C.气温升高 D.气温降低 【答案】4.B 5.C

【解析】第4题,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因素;自然原因包括地理位置深居内陆、生态系统脆弱、全球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包括人类活动方式游牧为主。第5题,在过去30年里,蒙古国约有850个湖泊和2000条河流完全干涸,整个国家有四分之一都变成了荒漠,说明了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蒙古国深居内陆,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的变率较小。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右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 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

8.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答案】6.D 7.C 8.C

【解析】第6题,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沙丘易流动,三角坐标图显示④恰好是风大且沙源不多的情况,符合要求。第7题,河流上游地区,河流出山口处地下水埋藏较深、难以形成绿洲;山麓地带未必有河流,地下水埋藏不稳定,只有冲积扇地下水埋藏浅,多绿洲。第8题,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问题等都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

读甲、乙两景观示意图,完成9~10题。

9.甲地在草原内部形成斑块状沙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B.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C.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D.水井周围农牧业活动频繁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0.乙地草原萎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答案】9.D10.C

【解析】第9题,图示甲地区为草原牧区,由于围绕饮水机出现过度放牧,而导致了水井周围植被破坏严重,形成斑点状的荒漠化圈。第10题,乙地是干旱地区,围绕饮水井,发展灌溉农业,而该地区草原的萎缩主要从灌溉水源的变化分析,由于不合理灌溉且干旱地区蒸发旺盛,故形成土地次生盐碱化,而影响植被生长。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图完成第11题。

11.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开垦流域荒地 扩大灌区面积 B.全球气候变暖 蒸发蒸腾减弱 C.退耕还草还牧 恢复自然植被 D.完善排灌系统 降低地下水位

【答案】11.D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该地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非盐渍化耕地面积扩大,可能是因完善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该地是干旱区,扩大灌区面积,盐渍化土地会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会加强;退耕还草还牧不能治理土地盐渍化问题。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棘属多年生灌木,耐旱,抗风沙。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11°E 2.0 1.9 39°N 河流水系 2.0 0 10 等干燥度 20 KM 坡面沙棘林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上世纪90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4)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沟壑地形,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

(2)该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夏季多雨,秋季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

(3)保鲜技术差,储运成本高;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开发不足,销售渠道不畅。

(4)赞同:质优高产,经济效益高;提升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不赞同: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影响生物多样性;引进品种可能不适应本地环境,不宜盲目扩种;规模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产品销售受阻。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水土流失严重,坡面沙棘林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主要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第(2)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干旱,春季降水少,夏季多雨,秋季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第(3)题,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经济效益不高主要与保鲜技术差,储运成本高,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开发不足有关。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赞同或不赞同进行分析。赞同的理由可以从经济效益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影响生物多样性,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分析。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能源资源丰富,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输出地。该省水土流失严重,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强石漠化使一些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目前约有45万人需异地移民搬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及夏雨比重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