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6:3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光电效应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一、 单选题

1. 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爱因斯坦 C.德布罗意 D.卢瑟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现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裂变来放出能量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轻核的聚变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 D.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3. 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期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释放的β射线由氦核组成

B.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γ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 D.与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4. 放射源放出的三种射线在通过匀强磁场时呈现如图所示不同的轨迹1、2、3,其中:

A.2的电离本领最强. B.3的穿透本领最强. C.1的穿透本领最强. D.1的电离本领最强.

5. 天然放射物质的放射线包含三种成分,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层厚的黑纸可以挡住a射线,不能挡住β射线和γ射线 B.某原子核在放出γ粒子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 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a射线

D.β 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 6. 目前,核反应产生的核能主要来源于 A. B.

U的裂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核子

U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

,说明U是由Ba和Kr组成的

C.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则其释放的核能为

D.若一个铀核在裂变前后的质量亏损为

7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则

(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8. 据《中国科技报》报道,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为“人造太阳”)已经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质量亏损,该过程释放的核能可以用ΔE=Δmc2来计算

C.“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D.“人造太阳\的核反应必须在极高温度下,使参与核反应的原子核间的距离接近到10-15米的范围以内才能够发生

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 B.核电站利用海洋的潮汐能发电 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核泄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对人体是有危害的

10.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消除核武器与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参会国讨论的焦点。关于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B.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C.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D.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11. 前段时间,伊朗及朝鲜的“核危机”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其焦点问题就是双方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要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

Pu),,这种可由铀239(

U)经过n次衰变而产生,则n为

A.2 B.239 C.3 D.1

12. 原子核聚变可以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以表示

, ,由平衡条件可知( )

A. K=1,d=4 B.K=2,d=2 C.K=1,d=6 D.K=2,d=3 13. 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频率越高,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就越大.

B.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如果入射光的强度减弱,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C.对某金属来说,入射光波长必须大于一极限值,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D.同一频率的光照射不同金属,如果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则所有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相同.

14. 图5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 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生若干种

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 eV.在这些光波中, 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 (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5. 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 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

16.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态时,发出蓝色光,则氢原子从n=5的激发直接跃迁n=2的能态时,可能发出的是( )

A.红外线 B.红光 C.紫光 D.射线 二、双选题

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B.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2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a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放在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C.放在C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D.放在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3.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180°

B.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正电的核及核外电子,当α粒子接近核时是核的推斥力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当α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偏转 C.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及全部质量

4.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在α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α粒子的有关物理量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

A、动能最小 B势能最小

C、α粒子与金属原子核组成系统能量最小 D、α粒子所受金原子斥力最大

5.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 C.在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 、

、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U)衰变为铅核(

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衰变和10次

衰变

D.铀核(

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