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20:36: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目录
1、职业概述 2、工作内容
康复治疗师
康复医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学科。它的任务包括对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和处理,目的是使伤病员和残疾人尽量恢复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或能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3、职业要求 4、薪资行情 5、职业发展路径 6、职业发展情景 7、从业资格考试 8、招聘案例
职业概述
康复治疗师负责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帮助病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等相关治疗;注意观察病情、治疗效果及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负责老人康复治疗的相关课程开发及培训工作;提供康复理疗咨询服务。
TOP
工作内容
1、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帮助病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等相关治疗;
2、负责患者的检诊,确定治疗的种类、剂量、疗程,严防差错事故,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3、注意观察病情、治疗效果及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
4、负责老人康复治疗的相关课程开发及培训工作; 5、提供康复理疗咨询服务。
TOP
职业要求
教育培训: 康复治疗专业大专以上学历。OT、PT相关证书。
工作经验: 熟悉人体解剖学知识,了解各器官功能位。熟练掌握各种康复技术,应用现代康复仪器,并能明确仪器的作用机理,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足够的耐心及体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洞察力。
TOP
薪资行情
康复治疗师一般月薪范围在1500-3000元之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达5000-8000元。
TOP
职业发展路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以现有医疗机构数量为基数,到2010年,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约7万人。而目前从业的康复治疗师数量在1万人左右,大多是从神经内科、护理及中医等其他学科进修后转过来的,缺乏专业性的规范化培养。因此,接受规范培养的康复治疗师需求量很大。
TOP
职业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康复治疗学历教育发展‘过快’了。”一位大学康复医学系的教授在今年5月底召开的中国康复医学会2009年康复治疗高等教育研讨会上说。从2001年教育部开设第一个康复治疗本科专业以来,各地相继有60多所本科院校、100多所大专和中专院校涉足该领域,但在师资力量、准入条件、职称评定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康复治疗师供需矛盾突出
病人的康复过程需要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共同参与。康复医师负责为病人制定康复计划、开具康复处方,而康复治疗师则是具体的康复治疗任务的执行者。由于康复医疗的基本手段是各种功能训练性的治疗手段,所以,病人的康复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康复治疗师分为物理治疗师(PT师)、作业治疗师(OT师)和言语治疗师(ST师)。
据估算,按照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1∶2的比例,到2010年,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保守估计是3.5万人,而目前从业的康复治疗师仅有1万人左右。同时,随着百姓康复需求的不断提高,康复治疗学历教育前景看好。
“四缺”的“鸭子”被赶上了架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励建安认为,如果单从数字上说,康复治疗学历教育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从质量上看,目前的现状仅是“一群鸭子被赶上了架”。 中山大学康复医学系教授卓大宏认为,当前康复治疗学历教育的软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四缺”上,即缺师资、缺准入条件、缺认证、缺统一教材和教学大纲。
师资是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但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教师都没有。在美国,每个专业至少要有10名经过资格认证的专职教师。而在我国,康复治疗学历教育教师仅有少部分是在国外经正规学历教育培养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2006年后我国正式培养的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生,占多数的是原来从事物理因子治疗或其他专业的人员经过培训转行而来的。另外,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多数没有细分为PT方向和OT方向,为数不多的教师既教PT课程,又传授OT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缺乏办学的准入条件导致学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什么样的条件都能办学。”卓大宏说,在欧美一些国家,学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其师资、资金、设备、培养目标等要符合严格的准入条件。而我国,除了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符合这些条件外,有不少学校是借教师授课,借场地供学生实习。
缺乏执业资格认证。据励建安介绍,在我国内地目前的执业资格认证考试中,只有康复治疗师这一种,还没有细分为PT师和OT师,因此学校大多也未开设专门的PT和OT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保证让患者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缺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导致各地办学混乱。我国康复治疗学历教育起步晚,至今没有统一的教材,各学校都自行制定教学大纲和选用教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本科修学年限也有4年和5年的。这导致了各层次康复治疗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全国发展不平衡,教学的科学性不足。据励建安介绍,我国目前康复治疗学教材的出版有很浓的商业化味道,某个出版社看到此种教材有市场,就会组织一批专家编写,而另一出版社为了在市场中分一杯羹,也会另组织一批专家编写。“这样没有规划,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教材哪有科学性可言,弄不好会误人子弟的。”卓大宏感叹道。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别让康复治疗学历教育成“编外学科”
励建安说:“要使我国的康复治疗学历教育健康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但可以借鉴一些符合我国特点的国外先进经验。”
卓大宏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师资培训。对于已经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的院校,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指导。励建安说:“我国康复治疗学历教育的优势资源集中在少数的几所院校,缺口仍然很大。所以要因势利导,加强培训,提高师资水平。”中国康复中心科教处处长张凤仁认为,应尽早成立物理治疗师学会和作业治疗师学会,从专业和学术方面,对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专业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指导,对康复治疗学历教育提出规范化的指导意见。
此外,还应该加强我国康复治疗专业与世界物理治疗师联合会、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以及国外PT/OT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尽早确立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的职称系列,促进学科的细化与发展。
专家还呼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康复治疗学历教育。卓大宏说:“国外的康复治疗专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但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家应该将康复治疗学历教育纳入正规的高等学历教育计划之内,制定长远规划,培养师资,组织编写该专业教育的设置标准,不要让它成为‘编外学科’。” 随着经济发展,“康复人才”这一概念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受了伤,有了残疾,或者精神上出现病患,都需要康复医师。而从人才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康复医疗人才告急,相关人才供不应求。
康复医疗人才匮乏
康复医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学科。它的任务包括对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和处理,目的是使伤病员和残疾人尽量恢复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或能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康复医学在医疗上的实践主要靠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来实施。其中康复治疗师负责执行具体的康复治疗任务,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现代康复医学从20年前被引进国内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康复治疗专门人才供不应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执行理事长汤小泉在近期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会议上透露,按估算,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全国1.2亿老人中的50%有康复需求。但从“七五”以来,我国接受过康复治疗的人只有1000万。
人才匮乏是康复治疗滞后的重要原因。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这同时也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汤小泉说。
培训滞后成为瓶颈
培训滞后是康复人才队伍扩展的重大瓶颈。据汤小泉介绍,国外的康复医师是从医学专科毕业后,临床工作两年,学习3年的康复专业理论知识,然后经考试合格才能从事康复工作。而我国的康复事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才起步,目前的康复人才队伍主要来源于对原来的理疗和临床医师进行培训,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康复人才队伍结构也有局限性,从事聋哑、肢残等传统康复服务的人较多,而能够提供心理、精神等方面服务的人才严重匮乏,满足不了人们对康复的要求。 据了解,我国康复治疗人才培养落后国外数十年。1989以后才出现大学专科、本科和中专的康复治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