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推荐作品 今别离:黄遵宪》公开课教案_5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15 21:38: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今别离》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比鉴赏诗歌的能力。

2.学习黄遵宪诗歌革新的精神,增强学生写作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新意象、新意境的表现。 2.难点:诗人在表现离情别绪上的新意。

激发自我情感表达、书写诗歌的热情。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答题引入,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送别诗 诗歌题材分类导入 —— 引出送别诗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今离别”,由“今离别”之题,我们知道这是首写离愁别绪的诗。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古人表现离别,往往写得极哀。那么,现代人在离别时会是种什么样子呢?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 (二)诗歌赏析

1.初读感知 (学生先自行朗读,然后请个别学生朗读,再全班朗读) 配乐 ——正字音 ——明基调 2. 诗句理解

3.寻找本诗情感关键词,并找出相关诗句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情感关键词:忧、 愁

4.舟车本为客观之物,何能“生离愁”、“增忧心”?

诗人抒发情感时,通常化情思为景物,让客观之物融入主观情感,这就是我们说的“意象”在古代,离别仪式总是发生在特定时空情境中,并与某些象征物件形成稳定的关系。

5.课堂活动---找出古诗词中送别诗常见意象 ①杨柳是送别诗中的突出意象。

1

②古诗中常常飄逸着浓浓的酒香,酒是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③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代送别诗中常常驻足在凄清的长亭。 6.再读探析 ——析意象

作为一首近代诗歌,本诗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选取了哪些与古代诗歌不同的意象? 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常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而这首诗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这些现代交通工具有什么新特征,诗中有直接写出这个字,一个什么字?全篇集中突出了一个“快”字 7. 学生课堂活动:哪些诗句写出火车、的快速度? 小结特征:快速

8.古人喜欢对离别场景进行精雕细刻。对于那一短暂时刻的景、情充分地表现。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而今“明知须臾景,不需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三个时间词语的高密度重复出现,正突出了现代时间的迅捷变换特性。 9.诗人为什么写古代的车舟 “载离别”?

诗中围绕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认识。古人喜欢对离别时的场面进行精雕细刻。对于那一短暂时刻的景、情充分地表现。而《今别离》、写出的是一种离别的匆匆。在对比张,凸显今比古更增忧愁。 交通工具的特点:及时

(三)写法探讨 《今别离》运用乐府杂曲歌辞崔国辅旧题,风格古朴,写法悉依古法,而内容上却是写上一个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的新事物。 (四)结合《今别离》其二、其三、其四节选,和王闿运同题诗作比较。 王闿运是晚清诗坛拟古派泰斗,在这首《今别离》中,王闿运因袭传统诗歌意象,几乎全用唐宋思妇诗的陈旧套语:\肠断\、天涯\、\罗裳\、\浮云\、\空帷\等等。其中\愁如细雨连烟草一句,更是直接出自北宋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整首诗可谓墨落窠臼,并无新创。 事实上,王闿运仅比黄遵宪年长15岁,两人可以说生活在同一时代而王闿运略早,拿他的《今离别》与黄遵宪的《今别离》(其一)对照一下,诗中的意象却迥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2

(五) 知人论世 看视频

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主张“我手写吾口”,以新事物熔铸入诗,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也较通俗。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统治集团的腐朽颇多暴露,体现出改良政治的要求。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六)课堂练习: 我手写我口

(七)结语:对于传统题材,传统写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像黄遵宪一样“我手写吾口”。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勇于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