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作业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50: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本科专业毕业作业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若干意见》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湘组发〔2014〕12号《关于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精神,为切实落实实践教学过程,确保“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制定本毕业作业实施方案

毕业作业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首先应当在行政管理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凡不属所学专业之任何选题均视为不及格。选题最好要结合当地农村发展实践,体现地方特色的的选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二)毕业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求

1、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代笔等弄虚作假行为。

2、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有力,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语言通顺。 3、毕业作业可以采取社会调查、专业论文、方案设计等多种形式

4、毕业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5、字数一般不少于4000字,不超过8000字。

6、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开题报告、题目及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1)开题报告。1000字左右,具体内容应包括①本课题的研究意义,②本课题的基本内容,③论文提纲,④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号、出版年月,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

(2)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不宜写得过长,在二、三百字左右,并写出中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3)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篇论文应有3-5个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

(4)正文规范的结构程序是“序论→本论→结论”。

开头一段或两段相当于序论,一般说明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以及研究目的,提示主要观点等。作为序论,一般都要提出问题,也可在序论中限定研究范围、交代研究方法、解释基本概念等。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集中表述研究成果的部分,对问题的分析、对观点的证明,主要是在这一部分中进行并完成的。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如何。本论部分的内容量大而复杂,一般要分几个层次加以论述,形式上一般都用小标题或用中文序号“一”、“二”、“三”“(一)”、“(二)”、“(三)”“1.”、“2.”、“3.”??标示。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尾部分,是文章内容的归结,通常包含提出论证结果和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两项内容,但可有所侧重。结论中也可对研究成果的意义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扼要的说明和估测。

(5)参考文献是评定论文作者的研究状况及钻研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著者姓名、文献题目、刊物(书)的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7、写作格式具体要求参见附件4。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1、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省电大设立由具有行政管理专业较高业务水平的专家所组成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答辩教师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经验;或具有行政管理学硕士以上学位。

3、毕业论文的答辩采用口头答辩形式。答辩过程主要由答辩人用10~15分钟时间介绍毕业论文选题理由、研究思路及毕业论文主要结论;答辩组提出问题;答辩人回答问题及答辩组评议并评定成绩几项程序构成。 (四)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1、成绩评定内容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内容包括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两个方面。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针对学生毕业作业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对学生在选题是否合适、观点是否明确和正确、材料是否丰富和翔实、逻辑是否严密和结构是否严谨、语言文字是否流畅和优美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以优秀、良好、中等、几个、不及格五等次给出初评成绩。

答辩主持人要组织答辩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学生答辩过程进行评议,结合学生答辩过程情况,参考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同样以优秀、良好、中等、几个、不及格五等次给出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2、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者给予毕业论文的学分。评定标准如下:

(1)优秀(90分以上):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谨严,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实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2)良好(80分—90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实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3)中等(70分—80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并且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4)合格(60分—70分):观点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5)不合格(60分以下):有下述情形之一者,成绩为不合格: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缺少层次感和逻辑性;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少于4000字;有剽窃、抄袭造假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

3、成绩评定的步骤与办法。

指导教师对论文写出详细评语并给出建议成绩,答辩组成员分别给出论文初评成绩,答辩组根据初评成绩和答辩情况给出论文综合成绩,并写出简短的综合评语,成绩经答辩主持人签字后生效。成绩的最终评定在答辩组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毕业论文成绩应在答辩结束后公开宣布。成绩和答辩组评语一同记入学生成绩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