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教程》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7:01: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闻理论教程》笔记

新闻理论,也叫理论新闻学。本课程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研究新闻理论的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在实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

导 论

第一节 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纵观国内外的新闻学研究,其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部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则属于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范畴。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对精神生产手段的占有和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因此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马克思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基本方法。我们不仅要研究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共性以及新闻工作普遍的、共同的规律,我们更要着重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新闻事业应当遵循的原理、原则、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

第二节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国家的新闻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并不十分重视。总的来说,他们对“术”的研究重于对“学”的研究,围观的研究重于宏观的研究。

资产阶级新闻学作为指导资产阶级新闻工作的理论武器,它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也有相应的变化。资产阶级新闻学有着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新闻理论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

一、集权主义理论

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里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里,才能对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和合法的统治;认为国家的权利应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对涉及社会的意见和讨论应当严加控制,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

二、自由主义理论 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们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因此,他们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

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上和政治上垄断的加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逐渐被社会责任理论所代替。

三、社会责任理论

1946年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提出一份题为《一个自由和负责任的报刊》的总报告及六份分报告,并于1947年陆续出版问世。作为一种明确的理论思想,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被正式提出。社会责任理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自由必须以责任为前提。认为,报刊自由涉及三者的利益,即报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的利益。并提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不同的概念。主张政府应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这一理论仍然不能摆脱与实际脱节的困境。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我国的新闻学理论最初也是由外国传教士传入的,1834年的《新闻纸略论》简要地叙述了报纸的起源、新闻自由等问题,介绍了西方报刊的状况。

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新时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在物质条件极其艰难和敌我斗争及其残酷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建国初期,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积极学习苏联的经验。1956年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央新闻单位展开新闻改革,新闻研究开始日趋活跃。但是,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这方面的改革和探讨很快就中断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开始了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第一章 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起源

一、人类原始形态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社会性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信息传播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

人类最早的新闻现象,只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满足当时社会需要的比较低级的传播方式:口头传播、信号传播、符号传播。

文字传播的产生,极大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扩展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文字传播至今依然是新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二、两种不同的新闻起源观

信息传播是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使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产阶级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

第二节 新闻的本源 一、事实与新闻的关系: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二、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具体要求 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新闻报道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描述事实;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同样也是被事实所决定的。

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与特点 一、新闻的含义

(一)古代有关新闻的含义:传闻,情报,新知识,新鲜事。 (二)新闻在近现代新闻事业中的含义 “新闻纸”、“新闻业”;新闻机构每天发布的消息;新闻报道体裁等。 二、新闻的定义、

(一)资产阶级报人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建立在三个“W”之上: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二)中外新闻学研究者提出的定义

美国新闻学者威廉 ? 梅茨,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 范长江,李大钊,陆定一 (三)新闻的定义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情况,反映出人们对新闻的内涵和外延认识的不一致,对新闻定义的逻辑起点的认识也不相同。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自陆定一于1943年提出之后,几十年来一直为我国新闻界广泛使用。

新闻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三、新闻的特点

(一)新鲜:新闻事实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鲜事实。

(二)及时:新闻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新鲜相联系的一个特点。 第四节 新闻的要素与类别 一、新闻要素

新闻要素指构成新闻所必需的材料 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为什么)。 二、新闻类别 以新闻内容来分类 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 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 以新闻与读者的关系来分类 按照新闻写作标准来分

第五节 真实——新闻的生命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是纪实的,同时也是真实的。它报道的事实,是客观现实中发生的或存在着的事实,是完全的真人真事。

二、新闻能否真实,关键在于记者的反映是否正确。 记者是客观事实成为新闻的中介。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反映正确与否,取决于记者对待事实的态度。

三、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

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媒体一旦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是缺了存在的价值,最终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淘汰和唾弃。

四、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

根据事实进行报道: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包括新闻5要素以及数字、资料和细节描写等)必须准确无误。

从总体和内在联系上把握事实,对客观实际作出真实地反映。

第二章 新闻传播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社会流程 一、新闻传播的三个要素 (一)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新闻传播的反映对象,是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根据,新闻传播的出发点。 (二)新闻传媒

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经过传的作用。有传媒,事实才成为新闻并为新闻受众所接受。传媒是新闻传播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新闻传者的基本作用: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采集和选择 ,并通过一定的传播手段进行传播。

(三)新闻受众

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归宿和目的地。任何新闻传播都必然包括新闻受众及其接受。因此,受众又是新闻传播的原动力。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应:选择,反馈。 二、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 (一)选择事实阶段

新闻传播的起点是事实。事实作为传者的反映对象,是客观存在物,它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性。

(二)事实转换阶段 所谓事实转换,就是把新闻事实变成新闻成品。新闻事实要经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广泛传播以后,才变成了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的新闻。

(三)信息接受阶段

受众接受新闻成品,获得新闻信息,这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新闻传播在受众这里最后完成。

三、新闻传播的反馈

新闻传播中的反馈,是传者通过新闻媒介,将制作好的新闻,传播给受众。受众接收到新闻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加以选择、理解,产生一种反应;又将这种反应通过各种方式,返回给传者,从而保证新闻传播能够继续顺利地进行。

第二节 新闻的倾向性 一、什么是新闻倾向性 (一)倾向的含义

在人类具体的认识活动中,三种倾向交叉渗透,构成总体倾向。 表层结构,中层结构,深层结构。 (二)新闻倾向性的内涵

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是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二、新闻倾向性在传播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一)在不同新闻作品中的不同表现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倾向性比较隐蔽,意见隐藏在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之中,用事实

去说话。在新闻评论中,则直接而鲜明地表示倾向性,拥护什么,赞成什么,倡导什么或者反对什么,贬斥什么,泾渭分明。这是新闻评论的性质和文体形式所决定的。

(二)新闻倾向性在不同环节中的不同表现

新闻的倾向性属于一种总体素质,从新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表现出来。

就一条新闻而言,首先表现在对新闻事实的取舍上。其次表现在报道的时间和规模上。其三,通过技术性处理体现倾向性。其四,通过评论的配置体现倾向性。

三、倾向性与客观性 (一)新闻客观性的含义

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对事实的选择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二)新闻倾向性受客观性的制约

客观性是倾向性的基础,客观性决定倾向性,制约倾向性。任何新闻,只能从客观事实出发表明倾向,只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表示意见,表明观点与主张,不能脱离事实的性质和含义随心所欲地发表议论。不论什么倾向,都应当是事实本身意义的传述和阐发。

第三节 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二、新闻价值要素

(一)时新性:时间近,内容新。

(二)重要性:指事实所具有为多数人所关心的社会意义。它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

(三)显著性:显赫著名,知名度高。

(四)接近性。接近性指新闻事实同受众的接近程度。 接近性有两种,一种是地理上的接近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与新闻传播的地点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高。

另一种是心理上的接近性。新闻事实与受众在心理上相接近,接近性程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

(五)趣味性。它作为新闻价值要素,指新闻事实新奇曲折,人情味浓,知识性强。写作和表达的因素不包括在内。

三、新闻价值的客观性和综合性

(一)新闻价值指新闻事实的价值。新闻价值是一种经主观认定并实现的使用价值。 (二)新闻价值是一种预测。 (三)新闻价值是一个综合标准。 一条新闻的价值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每个环节每种因素都可能造成新闻价值的一定损耗。

第四节 新闻敏感 一、新闻敏感的含义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事实,并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事实所包含的新闻内涵的一种能力。

二、新闻敏感的特点

快捷:迅速捕捉事物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潜在)的最新变化。 准确:判断并选择出事物有传播价值的变化。 灵活:不拘泥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三、新闻敏感在实践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