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文化的时代融合-吴江政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4 11:28: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吴江文化的时代融合

■ 凌龙华

地处“吴根越角”的吴江,文化基因无疑“吴风越韵”。

无山,是吴江的缺憾;多水,则是吴江的优势。水灵动,智者乐水,因而,吴江文化的浓墨重彩当在做好一篇风生水起的“水文章”。 这水是贯通古今的,这文章是融为一体的。

地缘上,有东太湖;历史上,有大运河。文化渊源上有吴淞江(吴江得名与此关联),特定时代背景中开挖了太浦河。还有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其中列入省湖泊保护名录的就有56个,约占全省40%)。一分水二分土,吴江这方“水土”,名副其实——江南泽国,鱼米之乡。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集居吴江,在今天的梅堰龙南村,诞生了“江南第一村”。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吴江始终得天独厚,一脉相承,得太湖、长江氤氲滋润,让地域文化带上鲜明的“乐水”印记。

除了宽泛意义的江南文化、水乡文化、太湖文化、稻作文化、丝绸蚕桑文化、园林文化、古镇古村落文化,堪作“吴江标识”的地域文化应该是传统的莼鲈文化、垂虹文化与近现代的南社文化、江村文化。不难看出,这些文化都由吴江的“水”孕育,反过来,也酿成了吴江的“诗”与“史”。

伴随城市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吴江的面貌日新月异。但“新”不等于“唯新”,“异”也不同于“离异”。如何找到结合点,让历史与现实对接,让传承与创新并举,借用时尚的套话,这该是一个充满机遇

与挑战的课题。

太湖新城(最初名滨湖新城)建设是大手笔,是创新开拓。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国际化、现代化、商务化,恰恰在于身边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何借得湖光山色,做足“亲水”文章)与“舟过吴江诗韵长”(如何有别千城一面,唤起“这一个”的本土记忆)。因此,有些乡土元素必须融入。新城规划之初,我们就提交了一份《关于滨湖新城规划建设更好更多融入吴江文化元素的建议》,并附上简要的“吴江文化元素参照表”,提及的可融入元素涉及名人、胜景、古踪、事迹、诗文、民俗等方面。这份建议案的出发点是“把根留住”,但坚决摒弃迂腐的守旧,特别是不伦不类的拼凑。指出,“融入”不同于“移植”,更不是“复制”或“复古”。

作为本土记忆,松陵盛家厍可谓吴江标本,其价值在于最大程度与最终保留的原风貌、原生态、原著民。但城居是为了生活更美好,改善民生刻不容缓。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特别成立了文史梳理组。区政协文史委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盛家厍历史街区改造中同步规划垂虹景区、进一步深化垂虹文化的建议》。抛开就事论事,提请借老街改造,进一步挖掘、提炼、深化、升华包涵地方特质、体现城市精神的吴江文化。盛家厍依傍垂虹景区,而一座垂虹桥(垂虹亭)就是一张最瑰丽、最响亮的吴江历史文化名片。这张名片含金量高,属东南“第一”、吴地“唯一”。趁势而为打响“垂虹品牌”,适逢其时。

印度有句谚语:“传统和遗产,并不意味着保护灰烬,而是要使文明之火长燃。”

从运河时代到太湖时代,从太湖新城到垂虹新景区,能不能再开一条渠,让远近呼应,让生态与生活交融?

从东太湖时期到苏州湾时期,从垂虹桥(“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顷玉碧无瑕”)到东太湖大桥(长2600米,舒展宛若游龙)能不能再架一座桥,让古今辉映,让经济与文化拥抱?

太湖正在全面治理,大运河则已走向世界(整体“申遗”成功,吴江段的“古纤道”为其一景)。水篇章掀开了新一页。

吴江建县于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千年城史,标记到一条“开平路”上,正得其所!

吴江有“志在富民”的前贤,“小城镇大问题”功不可没,能否辟一条寓意式的“孝通大道”(既继续传统“孝”又开创未来“通”),砥砺后学?

忘本不应该,它会让灵魂飘浮;恋旧没出息,它会让脚步禁锢。吴江是一个有底蕴的所在,也是一个有创举的灵动地带。

区委宣传部着眼未来,发出“文化与城建联姻,传承与创新并举”号令,不失为建设“乐居吴江”的人文方略。众所周知,生态是一个系统,生态文明说到底还在于“以文化人”,在于科学而和谐地构建“文化生态”。在智慧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同时,与时俱进打好“非遗”牌,可能是文化滋润城市的又一条捷径。

历史上,吴江有七大镇数小镇,现为八镇三区,城镇布局呈星罗状。各镇区均有不同风貌,更有值得宣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列入国家级,芦墟山歌(其中长篇叙事诗《五姑娘》填补了吴歌长歌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