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空间发展体系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8:23: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楼宇经济空间发展体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楼宇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一幢高级商务楼里众多公司所产生的效益与城乡结合部7.8km2地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等。因此,?楼宇经济?作为新型财富效应,被形象地比喻为都市里的?垂直印钞机?。目前,楼宇经济已成为国内大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但与此同时,在缺乏规划指导的情况下,国内各大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如发展无序、产业集聚度低、区域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相关的配套设施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本文在对国内外大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初步建立楼宇经济空间发展体系,以期将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纳入科学化、系统化、协调化的发展轨道。

1 解读楼宇经济 1.1 楼宇经济内涵解读

关于?楼宇经济?,较为典型的定义为:?楼宇经济?即以楼宇为载体的经济形态,是通过开发、出租楼宇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引进税源,增加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是城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风向和现代都市新的?掘金地?。

由这一定义来看,楼宇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楼宇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即由原来以简单的产业复制和粗放型的外延扩张的方式发展城区经济转向以楼宇为核心的集约型发展方式。

(2)楼宇经济是功能板块经济。特定的经济要素必须聚集整合形成一定的功能性板块,才能产生集约化效应。

(3)楼宇经济是环境经济。不同的经济要素对于诸如交通环境、

人文环境、社区环境等各有不同的要求,城区的环境必须围绕楼宇承载的经济要素实施特定的优化,方能吸引相应的经济要素的进入。

1.2 楼宇经济模式解读

纵观国内外大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总结出城市楼宇经济发展的普遍模式,对其他城市发展楼宇经济有极大的参考作用:

(1)多核多中心的发展结构。不仅是纽约、东京、伦敦、香港等国际大都市,与杭州发展阶段较为接近的上海也出现了浦东浦西两大商务商业集聚区和各区分散发展的特点。

(2)与快速公共交通线路(尤其是地铁网络)的延伸相结合。如香港的几大商业商务中心,均为大型交通集散枢纽;伦敦更是以地铁网络为基础、地铁站点为节点构建的楼宇经济网络。

(3)楼宇业态发展多元化。在楼宇经济发展的多核多中心结构中,分化出的次级中心一般体现出与原中心高低互补、类型互补的产业特征。如纽约曼哈顿,老城保留金融交易功能,中城以行政管理功能为主,而如布鲁克林、长岛、皇后区等以后台服务功能为主,实现功能和层次的互补。

(4)利用规划和政府引导的手段。城市次核的建设,一般都是政府为疏解老城区的压力,引导新城区开发的重要手段。规划和政府引导在发展前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楼宇经济类型解读

楼宇经济的发展类型,从狭义上来说,就是写字楼、商业楼、城市综合体;从广义上来说,还应包括如科技孵化器、工业遗产、历史建筑、标准厂房和SOHO(small office,小型办公;home office,在家办公)等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新兴楼宇类型。本文的研究取楼宇经济发展的广义类型,分三个层次进行。

(1)基础类型:狭义所指的楼宇经济类型。

商务楼宇:不包括行政办公、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的自用办

公用房。商业办公综合体按商务楼统计。

商业楼宇:各类商业楼,但不包括各类已有特定投资和经营主体的新建、改扩建商场、市场等。

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的狭义概念,即混合功能的建筑。 (2)拓展类型:主要指工业研发等新兴类型。如硅谷即为科技研发的楼宇集聚;而幕张副都心和横滨MM21等,是以高标准工业为基础实现的楼宇集聚。

科研楼宇:除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外的各类研发、信息咨询等建筑,包括科技孵化器。

标准厂房:仅指工业用地内的高标准厂房。

(3)城市特色类型(杭州市):各个城市的特色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植对象,也应在楼宇经济的发展中有所体现。以杭州市为例,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而保护建筑、农居SOHO为杭州市文创产业的主要载体,也应是杭州市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类型。

保护建筑:各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校园遗产、农居保护建筑等经过功能替换后再开发利用。

农居SOHO:以不收税、不交级差地租为特点和优势,发展SOHO特色区。

2 现状调查与规划导向

本文按商务楼宇、商业楼宇、城市综合体、科研楼宇、标准厂房、保护建筑、农居SOHO等七种类型进行研究,但由于城市综合体、保护建筑、农居SOHO等三种类型建筑目前尚处在规划和实施前期,暂未作具体统计。现状统计资料按商务楼宇、商业楼宇、科研楼宇、标准厂房四类进行分析。

此外,考虑到楼宇经济的规模集聚特点,统计项目标准为建筑面积在5000m2以上的楼宇。

2.1 杭州市楼宇经济现状调查 2.1.1 楼宇经济项目统计

杭州楼宇经济发展雏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8年4月,杭州市楼宇已建面积达到1415万m2,在建931万m2,共2346万m2。

其中,商务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461万m2,占62.3%,在杭州市楼宇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商业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29万m2,占26.7%;另外,科研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9万m2,占8.5%;标准厂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万m2,占2.5%。

从规模上来看,648宗开工项目中,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的楼宇经济项目共503宗,占总开工项目的78%;建筑面积5000~10000m2的楼宇经济项目共76宗,占12%;建筑面积小于5000m2的楼宇经济项目共69宗,占10%。

此外,处于规划审批阶段的楼宇经济项目约有469万m2,同时有规划意向的项目约684万m2。

2.1.2 基于现状统计为主的楼宇经济功能区

根据楼宇经济项目已建、在建、在批、规划意向项目统计情况,及其在杭州市区空间的分布,规划确定10个集聚度较高的楼宇经济功能区:

(1)旅游商业中心区:包括武林商圈、庆春凤起沿线、湖滨商圈、城站吴山一带。该区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两个市级公共中心之一,是杭州市楼宇经济发展最早、最成熟的板块,其楼宇开发以主城区中心地段的巨大商业价值为依托。

(2)中央商务区: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个市级公共中心之一,即钱江新城与钱江世纪城,处于建设与发展的时期,是未来楼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3)黄龙板块:杭州市高端商务集聚板块。 (4)城西文教区:为信息业、软件业集中区域。

(5)杭州市汽车工贸园:以汽车相关产业为主,规划意向项目较集中,将在近期发展。

(6)石桥商贸物流区:以比邻汽车北站的地理优势发展商贸产业,规划意向项目较集中,将在近期发展。

(7)下沙新城:以启动区块和新城中心区为主。

(8)滨江新城:以滨江行政文化中心周边区域、高新区江南区域为主。

(9)临平新城:临平副城中心。

(10)萧山新区:为江南城三大区块(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之一萧山城区中心区域。

2.2 杭州市楼宇经济规划导向

2.2.1 影响楼宇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与规划

(1)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指出杭州市 ?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城市建设由?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以城市结构为基础确定楼宇经济的发展架构。

(2)楼宇招商?831?工程。杭州市楼宇招商的?831?工程即推出80幢左右的重点招商楼宇、30幢左右的特色楼宇和10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促进楼宇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20大新城?、?100个城市综合体?的重大规划。2008年7月召开的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打造?20大新城?、?100个城市综合体?的重大规划,丰富了楼宇经济建设的内涵。

(4)地铁相关规划与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杭州市于2004年开始进行地铁建设,至2011年,地铁1、2号线将建成通车。地铁的建设和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也是对杭州市楼宇经济发展产生增值效应的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