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15: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名词解释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B.GDP 统计注意事项:
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包括过去生产的,当前重复交易的产品。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是指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流量则是存量的改变量。 GDP 度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第五、GDP 按国土原则(常住生产单位)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
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的GDP。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二.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X-M 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 X=出口 M=进口
2.收入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 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净值:NDP公式: 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 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 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
2.国民收入:NI 广义:泛指GDP、NDP等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狭义: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 公式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
3.个人收入:PI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支付利息等)。
4.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个人收入DPI用来消费C和储蓄S。 从长期看: DPI=GDP-Z-T 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社会支出 5.综合 GDP -固定资产折旧=NDP P374页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会计算均衡收入)
一,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不再变动。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 :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 公式:y = c + i = E
如果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 a.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 公式: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a+βy(1>β>0) a-常数,
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 APC :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 APC<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
c.边际消费倾向 MPC =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1 > MPC > 0 边际消费倾向 定义——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 APC也有递减趋势。 APC > MPC
线性中,APC > MPC APC=c/y= a + β y /y= a/y+ β 随收入增加 APC 趋于 MPC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
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如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利率水平等, 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
a.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
储蓄函数公式 s-储蓄,y-收入: s = s(y)(满足ds / dy > 0) 线形储蓄函数 s= -a +(1- β)y b.储蓄倾向 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APS = s / y 边际储蓄倾向:MPS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Δs/Δy
边际储蓄倾向MPS 当Δs与Δy趋于无穷小时,MPS = ds/dy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 β )。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 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简单看一下)知道有什么什么意思。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1.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
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联立y=c+i,c=a+βy.,得均衡收入y=(a+i)/(1-β) 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2、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储蓄函数:s=y–c=-a+(1-β)y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知道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 几个重要乘数
A.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β); 政府购买乘数(三部门的):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
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B. 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例。公式——K=–β/(1–β)
C.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公式——K= β/(1–β); D.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此时,政
府预算是平衡的。此时:政府平衡预算乘数 kb=1。
三部门的收入决定及其乘数
三部门经济:两部门+政府部门,考虑进税收和政府支出 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是财政政策工具。
2.三部门经济 均衡收入公式:y=(α+i+g–βT)/(1–β) 六..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公式:y=1/1–β+γ(a+ i+g-βt+βtr+x-m0)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出口变动 1 单位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量。K=1/1–β+γ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计算题 简答题)
一.资本边际效率:MEC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资本品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的贴现率。
二.IS曲线 1.IS曲线及其推导 IS曲线就是说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二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 i = s s=y-c ,所以y = c + i , 而c = a + by. 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1-b i= e-dr
2.IS曲线及其斜率
斜率的含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越敏感。 IS斜率:取决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
IS 曲线的斜率 d 是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如果d 值较大,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化比较敏感,则IS 曲线的斜率就较小,IS 曲线越平缓。
β 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β 较大,则IS 曲线的斜率就较小,则 IS 曲线也较平缓。 在三部门条件下,IS 曲线的斜率还与税率有一定关系,此时IS曲线的斜率公式:1-β(1-t)/d
当 d 和β 一定时,税率 t越小,IS 曲线的斜率越小,IS 曲线就越平缓;税率 t 越大, IS 曲线的斜率越大, IS 曲线越陡峭。 4..IS曲线的经济含义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3)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利率提高,总产出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总产出趋于增加。 (2)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4)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5..IS曲线的移动
利率不变,外生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IS水平右移 利率不变,外生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减少,IS水平左移 如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减税,增加居民支出。 减少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
增税,增加企业负担则减少投资,增加居民负担,使消费减少。 减少政府支出。
6.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税收如何使IS曲线移动:
1.当政府支出(g) 增加或减少△ g时,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量为:
△y=1/1-β(政府购买乘数) x △ g,即IS曲线右移或左移1/1-β x △ g;
2.当税收(t)增加或减少 △ t时,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量为 △y= β/ 1-β(税收乘数) x △ t ,即IS曲线左移或右移β/ 1-βx △ t . 7.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储蓄不是决定于利率,而是决定于收入。 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共同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一般由国家控制的。货币需求是内生变量,需要着重进行研究。 利率的决定
1..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由于货币是流动性和灵活性最大的资产,随时可作交易之用、预防不测之需和投机。 2.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消费和生产等交易所需货币。取决于收入。(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为应付突发事件、意外支出而持有的货币。个人取决于对风险的看法,整个社会则与收入成正比。(3)投机动机:为了抓住有利时机买卖证券而持有货币的动机。是为了准备购买证券而持有的货币。人们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利率上升)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就是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变动的关系。 3.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