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1:56: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学习目标:

1. 能借助于长方体模型讨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问题; 2. 理解和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运用; 3. 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

复习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复习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_种,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讨论: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是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怎样证明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呢?你觉得好证吗?

二、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问题1:平面可以看作是由直线构成的.若一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吗?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两个平面平行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与平行的问题.

问题2:一个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好证明吗?能否只证明一个平面内若干条直线和另外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就平行呢?

试试:在长方体中,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图6-1,AA??面AA?B?B,AA?∥面BB?C?C,则面AA?B?B∥面BB?C?C吗?

图6-1

?D⑵如图6-2,AA?∥EF,AA?∥面DCC?D?,EF∥面DCC?D?,则面AAD?∥面DCC?D?吗?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图6-2

⑶如图6-3,直线A?C?和B?D?相交,且A?C?、B?D?都和平面ABCD平行(为什么),则平面

A?B?C?D?∥平面ABCD吗?

图6-3

反思:由以上3个问题,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新知: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定理:

图形:如图6-4所示,?∥?.

图6-4

反思:

⑴定理的实质是什么?

⑵用符号语言把定理表示出来.

※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E,F,N分别是A1B1,B1C1,C1D1,D1A1的中点.

求证:(1)E,F,B,D四点共面;

(2)平面MAN//平面EFDB.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活学活用]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

例2如图,在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M为OA的中点,N为BC的中点.

求证:直线MN//平面O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