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十四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2 12:3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43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主干知识回扣】

1.民主政治 人 2.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3.理性主义 自然界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 2.特点:突出人的价值;重视人的理性思考;强调教育的作用。

原因: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突出。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梭伦坚信道德胜于财富,谴责、抨击贵族的贪婪、专横和残暴,其思想具有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且说法本身错误,排除;B项内容与题干主旨不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梭伦并不反对贫富差别的存在,他所反对的其实是道德败坏的人占据较多的财富,而好人往往贫穷,C项错误。 考题2 B [解析] 本题以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突出了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不能说明宗教信仰意识淡薄,排除A项;根据“诸神……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可见希腊神话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结合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等可知,公元前9至前8世纪,古代雅典尚未真正进入民主政治的进程,排除D项。

考题3 D [解析] 本题以古希腊神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他又说“我憎恨所有的神”,这样的戏剧为雅典人所喜爱,体现的是雅典社会对人的尊重,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相矛盾;普罗米修斯本身就是神,故排除B项;材料本身不涉及物质生活,故排除C项。 ?练经典

1.B [解析] 题干强调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即思想的解放者,通过向人教授“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知识,提高希腊人的文化水平,使其认识到人的价值,从而让人从神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智者学派肯定了人的价值,否定了神,故选B。“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体现了智者学派并不仅仅是传授参政知识,A项错误;古希腊思想家研究的领域首先是神,其次是自然界,最后是人本身,而并不是从神直接到人,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只是智者学派向人传授知识,肯定人的价值,而并没有体现其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D项错误。

2.B [解析]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正是这一思想的反映,故B项正确。A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C、D两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均排除。

3.D [解析] 据材料“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可知,苏格拉底意识到理性判断的重要性,强调的是理性价值,故选D。物质生活不合题意,A项错误;科学精神不合题意,B项错误;自由权利不合题意,C项错误。

4.A [解析] 根据材料“他宁愿承受法律惩罚,也不愿做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得出,苏格拉底认为道德高于生命,自愿接受法律的惩罚,可知他注重道德实践,故选A。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司法裁决失去民心,故C项错误;雅典法律审判采取民主投票方式,程序公正,但结果不一定公正,法律并非始终是社会正义的象征,D项错误。

5.C [解析]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的实现要靠真正的哲学家,这个哲学家必须有高尚的品质,还需要有超群的能力,故选C。由材料“他把理想国家的实现寄托在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可看出,作者的理想国家没有涉及社会分工和法律,A、B项错误;《理想国》主要表达了柏拉图对理想国家的一种思考,没有涉及教育,D项错误。

6.C [解析] 材料信息“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体现了轮番而治,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才合乎正义”,据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其认识的局限性,故C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法律至上”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B项错误;D项中“人人”说法错误,材料中指的是所有公民,故D项错误。

第44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主干知识回扣】

一、1.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希腊罗马 2.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3.人的价值和尊严 4.理性 5.薄伽丘 神曲 人文主义之父 6.自然科学

二、1.文艺复兴 赎罪券 2.德意志 九十五条论纲 3.国家权力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特征:文艺复兴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领域,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提倡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出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

考点二

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 A [解析] 本题以佛罗伦萨市政府的公告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从题干的时间13世纪后半期可以判断,此时的意大利处于文艺复兴的前夕,人文主义并未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教堂的扩建要与众多市民的意志一致,显现出这一时期市民的重要作用,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未出现新教,故D项错误。故选A项。

考题2 C [解析] 据材料“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可得出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到了欧洲北部城市的民众,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故选C。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兴起于19世纪初,不符合材料时间,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意大利一些人物传记的流传,没有体现出冲破教会的精神独裁,与宗教改革无关,B项错误;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考题3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宗教改革,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反映了16世纪天主教会的腐化堕落,其中“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们对上帝信仰的改变,且这种说法本身错误,故A项错误;近代欧洲的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时间是17—18世纪,故D项错误。

考题4 C [解析] 达·芬奇的实验旨在对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进行理性认识,故选C。达·芬奇是画家,其实验是为了满足绘画的需要,不是探究人体结构的科学研究,A项错误;材料中达·芬奇在绘画时思考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的关系,是理性的思考,与奔放情感无关,B项错误;对人的表情与身体内部结构的探求,并没有否定神创说,因此也没有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D项错误。

考题5 D [解析] 本题以宗教改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材料中“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说明宗教改革适应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得到不同群体的支持,社会基础广泛,故D项正确。宗教改革并不能促使社会各阶层有一个共同目标,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关于世俗贵族权力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未体现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信息,故C项错误。 ?练经典

1.A [解析] 根据材料“利用……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可知,与中世纪教会禁欲主义相比,文艺复兴倡导世俗文化,故选A。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材料强调古希腊罗马注重世俗文化,肯定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在于对文艺复兴的颂扬,D项错误。

2.D [解析] 《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突出人的价值,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故选D。《蒙娜丽莎》并非宗教题材中的“圣像画”,A项错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出现在启蒙运动时期,B项错误;“刻画了现实生活中作为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现实主义作品的特色,C项错误。

3.C [解析] “文艺复兴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为对象”,影响范围有限,故选C。材料强调文艺复兴“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为对象”,与其思想本身是否具有理性无关,A项错误;材料强调文艺复兴的对象,与教徒得到救赎的方式无关,B项错误;文艺复兴的对象除了贵族精英还包括城市精英,文艺复兴属于思想解放运动,D项错误。

4.D [解析] 根据材料得出,威克里夫否定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和提倡教士结婚,这些主张与后来宗教改革的主张类似,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为后来的宗教改革作了准备,故选D。材料威克里夫的主张于14世纪提出,而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的思想产生于16世纪,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国,与材料所给时间和地点不符,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威克里夫是神学教授,他主张在笃信上帝的前提下,发挥信徒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教会权威,但依旧主张信仰天主教,没有倡导宗教信仰自由,C项错误。

5.B [解析] 据材料“信徒……直接阅读《圣经》,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可知,材料强调“因信称义”,故选B。天主教面临新教的威胁,开展了一系列的自救运动,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16世纪中期”“《圣经》”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宗教改革而不是文艺复兴,C项错误;宗教改革后,新教与天主并存,D项错误。

6.B [解析]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主张产生的背景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的主张都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故选B。崇尚现世享乐是文艺复兴的特点,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创立的新教都未打破宗教的思想束缚,故C项错误;马丁·路德的主张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主导作用,D项不符合加尔文的主张,故D项错误。

第45讲 启蒙运动

【主干知识回扣】

1.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专制 2.理性 3.民主和科学 天主教会 科学 4.君主立宪制 天赋人权 三权分立 自律 5.封建专制 大革命 民族独立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考点二

主张:19世纪末的维新思潮、20世纪初的革命思潮、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科学思潮、实业救国思潮。原因: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民族危机严重。欧洲启蒙思想被介绍到中国,激励着中国资产阶级为改造旧社会,救亡图存而努力。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 A [解析] 本题以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沙龙讨论的内容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启蒙思想的发展。本题考查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本题考查学生对新史料有效信息的提取、解读与分析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一是时间“18世纪前半期”;二是此时法国沙龙聚会讨论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这一时期的思想最主要的是启蒙思想,沙龙聚会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故答案为A项。思想活跃与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相矛盾,排除B项;此时欧洲封建主义盛行,法国处于专制王权统治时期,故C项错误;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是在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后出现的,D项错误。

考题2 C [解析] “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沉重打击,故选C。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教皇以此来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显然打击了教皇的宗教权威,A项错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不涉及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B项错误;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不是“因信称义”提出的主要作用与目的,D项错误。

考题3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仅仅是“觉醒的开始”,与题意不符;B项是宗教改革运动,与题意“世俗运动”明显不符;C项是近代科学的成就,也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启蒙思想家为人类未来社会描绘了理想蓝图。故正确答案为D项。 ?练经典

1.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伏尔泰追求自由,呼唤正义,故选B。伏尔泰属于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肯定人性,追求幸福”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A项错误;“理性至上,人非工具”是康德的思想,C项错误;伏尔泰否定专制,但并不否定宗教信仰,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