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整理2018苏教版小学南京大学出版社6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08: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鼓励学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体悟,并提出今后的设想,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对今后的人生更美好,更期待。 (设计意图: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帮助孩子对生命进行重新认识。)

第十四课 温暖一生的师爱

一、设计背景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另一个方面是,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一个关心同学的老师,一个良好的上课氛围,对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师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和误解。 2.学会与老师沟通和交往的方法。

3.能够体谅老师,理解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和交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师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和误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克服紧张、拘谨的心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正确应用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方法,真正达到师生的和谐。 四、教学准备

每位同学准备编排情景剧。 五、教学过程

1、心情话吧

(1)话题导入。老师讲述赵大伟的小故事。

(2)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赵大伟该怎么办?

...

...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亲近的人之间也会发生摩擦和误解,我们要及时和老师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心灵港湾

(1)阅读体验。让学生阅读关于材料,感受老师工作的艰辛。

(2)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分享:你的老师做过哪些事情让你感动?老师做过什么事情让你难以接受?说说你的感受。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还要学会与老师进行沟通。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辛苦,体谅老师,理解老师。) 3、活动在线

(1)出示材料,小组阅读并且展开讨论,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与老师相处。 (2)小组讨论:这些同学的表现哪些方式是合适的?哪些方式是不合适的?不合适的如何改正?教师引导学生分享。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我们要正确对待师生关系,学会和老师相处。

(设计意图:学会如何与老师交往,同时审视自我、完善自我。) 4、活动在线

(1)学生分组编排心理情景剧。

(2)分享交流感受:作为演员,你排演后的感受是什么?作为观众,你有什么想说的?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方法,主动沟通,主动与老师接触。与老师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冷静,避免问题严重化。当老师有错误或者过失时,要委婉地提出意见。 (设计意图:掌握与老师交往的方法。) 5、加油站

(1)自学材料,学会和老师沟通的方法。

(2)分享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首先,在平时就要养成见面跟老师打招呼的好习惯;其次要相信老师是你生活、学习上的朋友;最后,采用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 (设计意图: 学会怎样与老师沟通。) 6、亲子分享

鼓励学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自己学会的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设计意图: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帮助孩子学会与老师交往。)

...

...

第十五课 在生活中成长

一、设计背景

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适应、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挫折承受力强的人不仅能经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较少有强烈情绪的困扰,而且能积极地改善挫折情境。挫折承受力弱的人对挫折过分敏感,即使受到轻微的打击,也感到难以忍受,并容易长期为不良情绪所困扰,乃至出现心理和行为失常。

挫折承受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经常随具体的个人和情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必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受磨炼,保持坚强的意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理性地对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努力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力,做人格健全的人。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看待挫折,认识到挫折是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2)学会寻找、应对挫折的技巧与方法。

(3)激发学生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抗挫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挫折,直面挫折。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抗挫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六个组的纸和笔,每组一份,共六份。 五、教学过程 1、心情话吧

(1)阅读体验。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主人公的经历。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刘丹阳同学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他的表现是什么样?你怎样看待他的表现?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面对挫折,我们坦然面对并积极向上,挫折就是一种动力。

(设计意图:从故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挫折心理表现对生活的正面影响,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心灵港湾

(1)阅读体验。让学生阅读材料,感悟古今中外的名人等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就。

...

...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材料中讲了哪些事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关于挫折,此时你有什么看法?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于面对挫折,勇于战胜挫折,就会因挫折而精彩。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挫折是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敢于面对并勇于战胜挫折。) 3、活动在线

(1)请同学们交流自己遇到过的最大的挫折,小组汇总遇到挫折的心理表现。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你应对挫折的心理表现是什么(积极的和消极的)?你认同哪一种心理表现?现在你能想到应对自己遇到的挫折的方法了吗?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同学们在遇到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或积极的,或消极的,但我们由此认识了自己,就会重新改变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自己遇到过的最大的挫折,认识自己面对挫折时的应对方式。转变看待挫折的态度,采用积极行为应对挫折。) 4、活动在线

(1)学生根据感兴趣的情境组建小组,对某一个情境展开讨论,每组选一个组长把大家想的方法记下来。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代表分享: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个情境的?其他组同学想对他们说什么?有新的建议吗?

(3)总结归纳。在小组讨论、分享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这些要来自生理、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集思广益,想出了应对挫折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学会处理具体挫折的方法。) 5、加油站

(1)阅读感悟。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战胜挫折的小技巧。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在面对挫折时有哪些小技巧?你认为哪些技巧很适用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面对挫折我们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包括:冷静地看待挫折;乐观地面对挫折;坚强地战胜挫折......

(设计意图:学会战胜挫折的小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