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考前100天备考复习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21:21: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年考前100天备考复习简要

一、2017年高考命题方向和重点

1.继续强调“学科的基础性”,关注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突出重点;

2.继续强调对重要事实、主要概念和原理的深度理解; 3.继续强调综合性,注重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科体系; 4.强调独立思考,突出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应用性,密切联系考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5.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理念的理解和阐释;

6.体现知识更新,关注创新能力。 二、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管理和教学都要充分利用“期待效应”,大胆实施“倍增计划”,提高冲刺目标:始终高度关注线下30-50分以内的临界生,不断为其打气、鼓劲,增强信心。

2.抓住考点,精简内容。根据对最近连续6年全国高考卷《试卷要素细目表》的梳理分析,精准把握命题基本范围与核心考点,大力精简和优化复习内容。

3.实施分层策略。对不同水平学生提出不同的精简要求,增强针对性,提高效率。以理科为例:尖子生——冲击985,211——5%;优等生——锁定本科线——20%;中等生——超过三本线——55%;学困生——突破高职大专线——20%。确保557人全上大学,(已有5人单招录取)要做到先易后难,狠抓落实。

4.合理安排考练密度。第二轮复习到“五一”前后结束,每周最多安排两次考试练习。第三轮复习2-3周时间,可集中进行综合试卷训练,每周2-3次,要注重查漏补缺。凡考必阅,凡阅必讲,凡讲必评,评后总结,成绩上墙,奖优奖进。

高考前一周的“回归课本”,对不少学科来说已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回归的应该是学科知识体系,不是漫无目的的过课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科知识体系的再现。

5.落实捆绑评价。复习过程应对教师实行“双上线”成绩评价和集体捆绑评价。双上线评价是在总分上线人数中,比较单科成绩上线人数所占比例。集体捆绑评价是教师个人的成绩与班级总成绩和学科备课组成绩挂钩,按一定比例进行捆绑评价,以促进团队协作。

三、改进复习方法,优化复习过程 1.充分利用全国卷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命题立意、思路、风格、特点最接近新的高考题,因此利用典型的高考真题进行训练是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要通过训练使学生真正领会经典高考题的考查意图和命题技巧,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新的高考题。

2.强化大题量限时训练。

各学科要结合复习进度集体选编练习卷。练习卷以全国卷高考真题为主,加大题量,体现大题量限时训练。要根据试卷编制《试卷要素细目表》,发给学生,以提高复习针对性和考练效果,增强学生后期复习的信心。

普通班应采取“开卷练习闭卷考”即“一卷两考”的策略,以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增强信心。“开卷练习闭卷考”是大幅度提高本科上线率的有效手段。

3.优化试卷讲评——试卷讲评课基本流程。

试卷讲评课是备考复习过程最为重要的课型,是通过考试诊断找出学习缺陷与失误,并加以矫正、改进和提高的必要环节。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试卷讲评课要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简单对答案和逐题讲解等十分低效的做法,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为此,要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