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自我整理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4:18: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有▲标识为08资料版,后附上第几题为08版资料

标有“粗线”为老师复习提及的双层线的为出现在多于一份复习资料,比较重要 ▲名词解释:(1-5)第一部分

1、欧洲1848年革命:是指1848~1849年主要发生在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它锻炼了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群众,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普列汉诺夫:(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①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他以哲学知识和社会历史经验,论证了马克思辩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②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的经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作了较为深刻的思考。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③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必须依靠暴力来实行阶级统治。

3、巴黎公社:

革命发生在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导致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还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内容: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程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③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任务;④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思想观念;⑤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⑥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和政治斗争的策略。 5、考茨基 1、市民社会

答:马克思、恩格斯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其称为“市民社会”,即社会的经济基础。 3、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起义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武装斗争。革命后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武装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以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第一次演习,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4、十月革命(下面有作为简答的)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向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

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对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斯密教条

他们把积累仅仅看成是资本转化为工资的过程,仅仅看成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能力的增长过程,把剩余价值当做是利润,地租,工资。 6、马赫主义 又名“经验批判主义”。本质上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马赫主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认为作为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从这一立场出发,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作业假说,它们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马赫主义曾吸引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并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有一定的反映。

这种哲学抛弃了康德经验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把毫无客观内容的“纯粹经验”或感觉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进一步发挥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休漠的不可知论。 7、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或转化等理论。 8、帝国主义

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国家称为帝国主义国家。制订和执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主要*军事首脑称为帝国主义者。2.特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9、异化劳动

又称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

其具体内容是:①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②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③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马克思借助这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10、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最旱是马克思在1859年自己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其唯物史观进行概括时提出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他以前的人类社会已经依次更替地经历了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四种社会形态。现在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效率偏低的传统农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代表。 11、卡夫丁峡谷

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12、民粹主义

(可译为平民主义)是在19世纪的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民粹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意识形态,民粹主义者往往认为精英阶级所代表的统治团体,既腐化又堕落,因此宁愿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愿相信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质就是对政府的怨恨。他们力图用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来代替工人革命运动。 13、沙文主义

是指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好战情绪。 14、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15、合法的马克思主义

是19世纪末俄国政治舞台上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思想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别尔加也父,他们竭力设法控制工人运动,利用马克思主义为自己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服务,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16、拉萨尔主义

19世纪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潮。以拉萨尔为主要代表。认为无产阶级只要通过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争得普选权,就可以把君主专制国家变为自由的人民国家;否认无产阶级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 17、巴枯宁主义

巴枯宁主义,是19世纪中叶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以巴枯宁为主要代表。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否认任何权威,反对一切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 ▲填空题:(1-15) 1、《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写的三篇文章,即《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三个环节。 2、恩格斯以问答的形式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的基础。后来,恩格斯对《信条》作了修改,形成了新的《共产主义原理》,最后取名为《共产党宣言》。 3、1899年1月,伯恩斯坦完成的题为《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成为他与马克思主义公开决裂的宣言书。

4、针对当时各种唯心主义理论,以及针对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攻击和歪曲,列宁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等重要著述。 5、针对当时各种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革命学说的歪曲和篡改,列宁撰写了《国家与革命》这一重要著作。

6、列宁撰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得出了“垄断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最新成就”等科学结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 7、恩格斯连续写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和《谢林——基督的哲学家》,回击谢林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攻击,捍卫黑格尔的辩证法。 8、《国内危机》一文,是恩格斯思想开始转变的重要标志。(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共产主义)

9、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表明他们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 10、《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最初成果,《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二次合作成果。 1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