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大题整理(老师画的重点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19:33: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试述皮肤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1、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药物。化脓性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选抗真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疾病-选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 2、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

根据临床症状及皮损特点选择剂型。

①急性炎症性皮损:红斑、丘疹而无渗液,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有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 有糜烂、渗出不多则用糊剂。

②亚急性炎症性皮损: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

③慢性炎症性皮损: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 ④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3、掌握外用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①必须询问病员有否药物过敏史,并告知患者外用药引起过敏反应或刺激时应立即停用。

②向患者和家属详细告知用法。

③用药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损部位而有所不同。

④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高浓度水杨酸不宜用于婴幼儿、面部或皱褶处。 ⑤外用药物浓度应由低至高;药物用久易产生耐受,故需经常变更药物。

二、简述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前驱症状: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部出现局部疼痛或感觉过敏。部分病人可无前驱症状。

好发部位:依次是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皮疹特点: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的,簇集性的小水疱。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

自觉症状: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

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复发。

治疗: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1. 内用药治疗

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早期、足量;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

营养神经;止痛;提高免疫力。 2. 外用药治疗

水疱无破溃-炉甘石洗剂;渗出明显-呋喃西林湿敷。 3. 物理治疗

氦氖激光、紫外线治疗。

三、各类湿疹的鉴别诊断。 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急性湿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病因 好发部位 皮损特点 皮损境界 自觉表现 病程 斑贴试验 复杂,多属内因,不易查清 任何部位 多形性,对称,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 不清楚 瘙痒,一般不痛 较长,易复发 常阴性 多属外因,有接触史 主要在接触部位 单一形态,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 清楚 瘙痒、灼热或疼痛 较短,去除病因后迅速自愈,不接触不复发 多阳性 病史 病因 好发部位 皮损特点 演变 好发部位 皮损性质 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炎)的鉴别 慢性湿疹 慢性单纯性苔藓 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有多先有痒感,搔抓后出现反复发作的亚急性史,急皮损 性期先有皮损后有痒感 各种内外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为主 任何部位 颈项、肘膝关节伸侧、腰骶部 圆锥状,米粒大小灰褐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成丘疹,融合成片,浸润肥片,呈苔藓样变,边缘见厚,有色素沉着 扁平发亮丘疹 可急性发作,有渗出倾向 慢性,干燥 手足湿疹与手足癣的鉴别 手足湿疹 手、足背 多形性,易渗出,境界不清,分布多对称 甲损害 甲病变少见 真菌检查 阴性 五、重型药疹有哪些,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临床上将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成为重型药疹。 治疗:

1. 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300-400mg/d静滴,或用地塞米松10-20mg/d静滴,糖皮质激素如足量,病情应在3-5天内控制;病情严重者可选择甲泼尼龙,1g/d静脉注射,连续3天,以控制病情;

2.防治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如有感染存在,选用抗生素时应避免使用易过敏药物(特别注意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选用过敏反应较少的抗生素,如红霉素,林可霉素;选用抗真菌药物。

手足癣 掌跖或指趾间 深在性水疱,无红晕,领圈状脱屑,境界清楚,常单发 常伴甲增厚、污秽、脱落 阳性

3.加强支持疗法: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注意维持血容量,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浆、血液或血清蛋白以维持胶体渗透压,也可减少渗出;肝脏损害时,加强保肝治疗。

4.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应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病室温暖、通风、隔离、定期消毒。注意防治褥疮,眼部护理等。 固定型药物疹:

较常见一型,常由磺胺制剂、解热镇痛剂或巴比妥类等药引起。 好发部位:口腔和生殖器皮肤粘膜交界处。 典型皮损:为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严重者红斑上课出现水疱或大疱,黏膜皱褶处易糜烂渗出。 自觉症状:轻度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病程:停药1周左右红斑可消退并遗留持久的炎症后色素沉着,具有特征性。

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

是药疹中最常见类型,又称为发疹型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剂、抗生素等引起。 特点:

(1)起病急、发展快,全身中毒症状重; (2)皮损演变:麻疹样或多形红斑样→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糜烂、 渗液; (3)常有明显粘膜损害; (4)可有内脏损害;

(5)常因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肝肾功能障碍而死亡。

六、简述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分期,分型,治疗。(第十九章,P141-144,重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9%以上,其他类型多由寻常型银屑病转化而来。 寻常型银屑病:

年龄:患者多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

好发部位: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特别是肘部、膝部和骶尾部最为常见,常呈对称性。

皮损表现:初为绿豆大小红色斑丘疹,渐融合成斑片,表面有厚层鳞屑,鳞屑呈银白色,刮之出现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具有诊断价值。

皮损形态:皮疹呈多种形态,如点滴状、斑块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不同部位的皮损:头皮的损害为鳞屑较厚,常超出发际,头发呈束状(束状发);黏膜的损害常见于龟头、包皮内侧,呈边缘清晰淡红色斑块,表面覆以银白色鳞屑;甲受累多表现为“顶针状”凹陷。 自觉症状:不同程度的瘙痒。

寻常型银屑病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三期:

1. 进行期: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扩大,色鲜红,针刺、搔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