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3:54: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一. 是非题(5分):
(1)系统的稳态误差有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k和类型决定的( );
(2)系统的频率特性是系统输入为正弦信号时的输出( );
(3)开环传递函数为ks2(k?0)的单位负反馈系统能跟深速度输入信号
( );
(4)传递函数中的是有量纲的,其单位为 ( );
(5)闭环系统的极点均为稳定的实极点,则阶跃响应是无 调的( );
二. 是非题(5分):
(1)为了使系统的过度过程比较平稳要求系统的相角裕量大于零( ); (2)Bode图的横坐标是按角频率均匀分度的,按其对数值标产生的( ); (3)对于最小相位系统,根据对数幅频特性就能画出相频特性( );
(4)单位闭环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N(s),劳斯稳定判据是根据D(s);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根据G(s)的幅相频D(s)的系数判闭环 系统的稳定性( )率特性曲线判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 )。
三. 填空计算题(15分):
(1)如图所示:RC网络,其输出uc(t)与输入ur(t)的微分方程描述为 ,假定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传递函数?(s)= ,该系统在ur(t)?1(t)作用时,有uc(t)= 。
(2)系统结构如图,该系统是 反馈系统,是 阶系统,是 型系统,若要使系统的放大系数为1,调节时间为0.1秒(取?%的误差带),k0应为 ,kt应
为 。
(3)如果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G(s)?k(s?c),该系统是
(s?a)(s?b)阶系统,是 型系统,该系统的稳态位置误差系数为 ,稳态速度误差系数为 ,稳态加速度误差系数为速度误差系数为 。
四. 是非简答题(5分):
(1)已知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为,试叙述Nyquist稳定判据的结论。 (2)试叙述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系统结构有关,而且与输入信号有关,该结论是否正确。 (4)增加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系统的稳定性就变差,甚至变为不稳定,该结论是否正确。 五.计算题(10分)
已知某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Ui(t)?R1i1(t)?U1(t)U1(t)?R2i2(t)?U0(t)U1(t)?1[i1(t)?i2(t)]dt?C11U0(t)?i2(t)dt?C2
其中Ui(t)为输入,U0(t)为输出,R1,C1,R2,C2均为常数,试建立系统方筷图,并求传递函数。
六. 计算题(15分)
某非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若r(t)?20*1(t),,(1)求系统的稳态输出c(?),及cmax,超调量?%和调整时间ts。(2)试画出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标出ts及cmax,c(?)。
七.计算题(10分)
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确定使系统在输入信号r(t)?1(t)?2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不大于0.5的值范围。
八.计算题(10分)
若某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s(s?3)(0.5s2?s?1)?0.5k*?0
试绘制其根轨迹,并分析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及阶跃响应呈衰减振荡的k*值范围。(跟轨迹分离点d??2.3)。
九.计算题(10分)
设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00
s(s?1)(0.02s?1) 试画出系统的Bode图,并计算相角裕量判别开环系统的稳定性。画出极坐标图,在图上标出(?1,j0)点位置。
十.计算题(10分)
已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
s(0.5s?1)要求采用串联校正,校正后相位裕度??50?,?c?9(1),幅侄裕度h?10db,对单位斜坡
s的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ess?0.05。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 100102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学分 4.5 试卷编号:100102014 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分值: 100 组卷年月: 2000/5 组卷教师: 向峥嵘 审定教师; 陈庆伟
一.填空题(15分):
(1). 系统的稳态误差与 , 和 有关。 (2)已知单位闭环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s(Ts?1)(k?0,T?0),则该系统的
阻尼比?为 。自然振荡频率?n为 。当0???1时,该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为 曲线,当??1时,该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为
曲线。当??1时,该系统为 系统。当?? 时,该系统获得最佳过渡过程。
(3)图示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频率特性为 。当误差带定为
0.05(0.02)时,过渡过程时间为 。画出该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二.计算题(18分):
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1)求系统(a)的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n和阻尼比?,并确定系统(a)的单位阶
跃响应。及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2)要使系统(b)的阻尼比??0.5,求Kf的值和?n的值,并确定系统(b)的单位阶跃响应。及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3)比较系统(a)和系统(b),说明速度反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