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7 3:37: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三维目标 1.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2. 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学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 重点 1.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2.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培养学生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密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物理的乐趣。 1.通过查密度表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运用密度公式??m及其变形解决实际问题。 V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 法指引 教学资源及媒体 教学环节 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 学生: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学预设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复习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自然界的物质种类引入 很多,人类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物质。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并尽量记住。 一、新 课 教 学 物质 密度ρ/kg·m 物质 密度ρ/kg·m 铂 金 铅 铜 21.5×10 19.3×10 11.3×10 8.9×10 33333-3-33大理石 (2.6~2.8)×10 花岗岩 (2.6~2.8)×10 玻璃 (2.4~2.8)×10 学生记住一些物砖 冰 (1.4~2.2)×10 质的密度 0.9×10 33333钢、铁 7.9×10 灰铸铁 7.2×10 铝 3石蜡 0.9×10 干松木 0.5×10 学生 活动 -332.7×10 3教学教学内容/ 环节 教师活动 物质 密度ρ/kg·m 物质 密度ρ/kg·m 汞 13.6×10 3-3教学 预设 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柴油 0.85×10 3注意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新 课 教 学 硫酸 1.8×10 海水 1.03×10 纯水 1.0×10 333煤油 0.8×10 酒精 0.8×10 汽油 0.71×10 333物质 密度ρ/kg·m 物质 氯 3.21 氮 一氧化碳 -3密度ρ/kg·m 1.25 1.25 -3 思考、分析、回答 由学生总结 看书提出问题:1、物体的密度有何规律?2、记住水的密度。 回答问题 看书、回答问题 思活动一: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A:物质鉴别 生B:求质量。 二氧 1.98 化碳 氩 氧 1.78 1.43 水蒸气 0.6 0(100C时) 氦 氢 0.18 0.09 空气 1.29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师: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三、密度与物质鉴别 【思考并讨论】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一枚奖牌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教学教学内容/ 环节 教师活动 思考:如何测奖牌的密度? 在同学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小结:测出奖牌的密度后,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比较。测奖牌的密度时,可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思考:用天平测得的奖牌质量是否精确?因此测出的奖牌密度是否精确? 学生讨论并回答。(课件展示例题) 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 活动 生G: 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奖牌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教学 预设 通过几个不同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例1: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兵兵球比赛,获得了一枚金牌。他想知道该金牌是否是纯金的,于是利用实验室里的器材测出该金牌的质量是44.5g,体积为5cm3。你能利用这些数据帮助他作出判断吗? 教师点评:注意学生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密度的知识来鉴别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做成的。 让学生通过计算学会如何鉴别物质,在计算密33度时,如果单位用g/cm,可将它换算成㎏/m,再对照密度表确定物质的种类。 总结:从前面的密度表可知,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33密度都0.8×10㎏/m。通过对两者气味的判断,在知道密度的基础上可以鉴别出酒精和煤油。可见,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地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例题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道它的质量? 例3:某个钢制零件的质量是47.4克,请算出它的33体积?(ρ=7.9×10kg/m) 例4、一个瓶子能装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能装多少煤油? 教学教学内容/ 环节 教师活动 课 堂 小 结 作 业 布 置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一、本节知识巩固: 1、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 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就可鉴别奖牌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 生H:大致一样 生L、M:思考并独立解题。 51.115×10kg 3 6cm 338.9×10kg/m 0.8kg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 学生练习完成 小结本节 活动一:学生自主练习 活动二:小组同学交流 A.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 C.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密度不同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3、质量是200g的瓶子,盛满水后的质量是700g,若用这个瓶子盛满某种液体,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是80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活动三:小结本节内容(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小结) 加强练习 二、新知识预习 补充练习 P98 1、2、3、4、5 复习本章知识做同步单元测试题 教学一、亮点: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由“教教材”到“用反思 教材”的转变。 1.多媒体课件突出了新课程理念,有效发挥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2.密度应用的创设过程,尤其是物质的鉴别内容,考虑了学生动手技能的训练,尽可能创设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入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二、不足:本节没有设计到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这样的试题有可能会出现,是否需要讲一讲。还有就是气体的密度变化问题 三、再教设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等多方面的才能。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查找自己的得失。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 通过改进,效果应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