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重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09: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复习材料

1. 血糖: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液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2. 糖原合成与分解: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糖原分解是指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

3. 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4. 糖酵解:在供氧不足时,葡萄糖在细胞液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的过程。

5. 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柠檬酸在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之后又生成草酰乙酸,形成一个反应循环,该循环生成的第一个化合物是柠檬酸,它含有三个羧基,所以称为三羧酸循环。

6. 有氧氧化:在供养充足时,葡萄糖在细胞液中分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称为有氧氧化途径。

7. 血脂:血浆中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8. 血浆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和转运形式。(一类由脂肪、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与不同载脂蛋白按不同比例组成的,便于通过血液运输的复合体,包括CM、VLDL、LDL和HDL。)

9. 脂肪动员:脂肪细胞内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释放入血,供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10.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正常产物。

11.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人和动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脂肪酸,但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所以称为必需脂肪酸。

12. 必需氨基酸:8种体内需要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13. 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种类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相互补充所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 转氨基作用:是指由氨基转移酶催化,将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个α-酮酸的羧基位置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一个新的α-氨基酸。该过程只发生氨基转移,不产生游离的NH3。 15. 一碳单位:有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活性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16. 遗传密码子:从mRNA编码区5’端向3’端按每3个相邻碱基为一组连续分组,每组碱基构成一个遗传密码,称为密码子。

17. 中心法则:是对DNA、RNA和蛋白质之间基本功能关系的解释,即DNA是自身复制及转录合成RNA的模板,RNA是翻译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因此,遗传信息的流向是DNA→RNA→蛋白质。【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18. 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是DNA复制最重要的特征。)当DNA进行复制时,亲代DNA双链必须解开,两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合成一股新的互补链,最终得到与亲代DNA碱基序列完全一样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和一股新生DNA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19. 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的过程,该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向是从RNA到DNA。

20. 转录:是指生物体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DNA碱基序列转化成RNA碱基序列、从而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上的过程。

21. 启动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均由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转录起始位点及控制转录起始的其他调控序列组成,是启动转录的特异序列。

22. 翻译:翻译又称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是核糖体协助tRNA从mRNA读取遗传信息、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mRNA碱基序列决定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过程,或者说是把碱基语言翻译成氨基酸语言的过程。

23. 点突变:点突变又称错配,即单一碱基配对错误造成的变异,包括转换和颠换。 24. 框移突变:突变点以后的遗传密码全部改变,造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序列的改变。碱基的缺失和插入会导致移码突变。不过,插入或缺失3n个碱基不会导致移码突变。 25. 基因表达:指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等一系列复杂过程,指导合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产物。

27. 变构调节:特定物质与酶蛋白活性中心之外的某一部位以非共价键结合,改变酶蛋白构象,从而改变其活性,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变构调节。

28. 化学修饰调节:通过酶促反应使酶蛋白以共价键结合某种特定基团,或脱去该特定基团,导致酶蛋白构象改变,酶活性也随之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29. 外显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经过转录加工后保留于RNA中的序列和相应的DNA序列。

内含子:是真核生物基因在转录后加工时被切除的RNA序列和相应的DNA序列。 30. 胆色素:血红素的主要分解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

31. 生物转化:肝脏将外源性或内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最终增加其水溶性(或极性),使其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32. 碱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浆NaHCO3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机体缓冲酸的能力,习惯上将血浆NaHCO3称为碱储或碱储备。碱储量用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浆CO2-CP)来表示。

33. 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34. 酶原/酶原激活:酶的无活性前体称为酶原,酶原向酶转化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 35. 同工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和电泳行为都不相同的一组酶,是生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基因分化的产物。 36. 生物氧化:是指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37. 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营养物质氧化释放的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O2生成H2O,所释放的自由能推动ADP磷酸化生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38.呼吸链:由位于真核生物线粒体内膜(原核生物细胞膜)上的一组排列有序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构成,其功能是将营养物质氧化释放的电子传递给O2和HO2。

二、问答题

1.简要说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及机体对其的调节;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1、血糖的来源 ⑴ 2、血糖的去路 ⑴ ⑷ 血糖过高时随尿排出。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1、2、3、

上述为简略版答案; 以下为详尽版答案:

肝中糖异生作用。 ⑶

神经调节 ⑵ 激素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