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毛概重点整理(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54: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问题展开。 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P19 ~ P21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理论)。

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⑤.建设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⑧.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依靠力量理论。

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

?.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政治制度:①.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一方面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要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打击各种敌

对势力和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国情、体现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物的权利,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法律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文化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基本内容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

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原则。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及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总目标: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原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P96 ①.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P98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P99 ①.②.③.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P100 ①.长期性。②.阶段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 P103 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②.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次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总路线)。P104 ~ P106 内容、途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108 ①.②.③.④.⑤.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①.②. P113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①.②. P11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P117

坚持科学发展:①.以人为本。②.全面协调可持续。③.统筹兼顾。 P119 ?.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P121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P122 ①.②.③.④.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中国梦的提出。②.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最核心内容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P123 ③.中国梦的实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