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54: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八年级(上)科学期末模拟试卷(一)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为了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节水徽记”的图案是( B )

A B C D 2、(2008南京)为了纪念在物理学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有时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图1中的四位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名字未被用作物理量单位的是( B )

B.爱因斯坦 C.帕斯卡 A.牛顿 D.欧姆

图 1

3、在影视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 B )

A.密度比实际物体大的材料做成的 B.密度比实际物体小的材料做成的 C.密度与实际物体一样的材料做成的 D.密度与实际物体相近的材料做成的 4、下列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A、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 B、铁轨铺在枕木上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 5、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B )

A、白糖 B、食用油 C、食盐 D、酒精

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 A、水在0℃时可能会结冰 B、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C、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D、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7、下列语句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B ) A、电闪雷鸣 B、四季如春 C、烈日炎炎 D、阴雨绵绵

8、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 B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9、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 )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排放尾气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10、(2008济南)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 浮于水面(如图甲);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 部(如图乙)。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 大小相比较(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甲 乙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1、将少量蔗糖完全溶于一杯水中,则哪部分最甜 ( D )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一样甜

共 4 页 第 1 页

12、多米尼加共和国有一名叫尼尔逊的男演员,年已22岁,身高才60厘米,各部分发育比均正常。

其原因可能是这位男演员幼年期分泌的 ( D )

A.雌性激素少了 B.性激素少了 C.胰岛素少了 D.生长激素少了 13、下列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C )

A.公鸡争斗 B.孔雀开屏 C.鹦鹉会说“你好” D.黄鼬释放臭气 14、小明的爸爸患有糖尿病,经常要注射一种针剂,这种药物可能是( B )

A.疫苗 B.胰岛素 C.青霉素 D.甲状腺激素 15、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分别是:( B )

A、脊髓和脊神经;脑和脑神经 B、脑和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 C、脑和脑神经;脊髓和脊神经 D、脑神经和脊神经;脑和脊髓 16、(2008湛江)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B之间 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小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D )

A.接入塑料尺 B.接入铅笔芯和橡皮

C.接入橡皮和塑料尺 D.接入硬币和铅笔芯

17、下图甲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下图中的 (D )

18、有两个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3:4,体积之比为4:3它们的质量之比m

( C )

:m

A、3:4 B、4:3 C、1:1 D、16:9

19、请观察图3-11,A、B、C、D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的示意图,当滑片

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C )

图3-11

20、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食盐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食盐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C )

二、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21、2001年6月3日,CCTV在云南扶仙湖第一次现场直播了水下考古的过程,这次水下考古使用了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与潜水艇相同),它的下潜和上浮是靠 改变自身重量

来实现的, 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__不变_____, 水对它的压强___变大______ 。(填“ 增大”、“不变”或“减少” ) 22、右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漏斗中的液面应 低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共 4 页 第 2 页

(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C )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蒸发 D、溶解、过滤、冷却 23、(2008深圳)右图是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图,由图分析可知: (1)该地气温特征是: ; (2)该地降水特征是: 。

24、地球上的大气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中间层、暖层、外层。

25、在科学考试时,你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而在体育课上打篮球时,此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

26、如图所示的锋面是__ ___锋,甲地过后,气温将明显 。 27、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____________帕,合 毫米水银柱;水的比热= ,它的物理意义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7分)。 28、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1、表2、表3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受力面受力面受力面实验序压力/实验序压力/实验序压力/积/厘积/厘积/厘号 牛 号 牛 号 牛 米2 米2 米2 1 6.0 10 4 3.0 10 7 3.0 20 2 9.0 15 5 4.5 15 8 4.5 30 3 12 20 6 6.0 20 9 6.0 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 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29、某同学准备做“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现已准备的器材有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及导线若干。

(1)该同学所缺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 (2)在实验中,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调到最小,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是___变大_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_______变小_____。

(3)在一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用0~0.6A量程,电压表用0~3V量程,它们的指针位置如下图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______。

S 30、(1)根据你的判断,请在如图所示(左)的电路中,分别标出电表的符号和它们的正、负接线柱。(每个表1分) (2)如右图所示实物图(右)电路: ①开关闭合时,L1 电灯不能发光;

②试改变其中的一根导线的连接方法,使灯L1与L2并联,

共 4 页 第 3 页

L1 L2

且S同时控制两灯;(请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用铅笔画出改动后导线的方式) ③改好后请画出它的电路图(电源左边为正极,右边为负极)。(5分)

四、分析计算题(共15分)。

31、某人的体重为600牛,站在一块木板上,木板放在沙地上。设木板的重量为200牛,木板的面

积为0.5米2,每只鞋底的面积为200厘米2,求 (1)人站在木板对木板的压强。(3分)

(2)人站在一块木板时,木板对沙地的压强。(4分)

3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伏且保持不变,R1=R3=4欧,R2=6欧,试求: (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4分)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4分)

共 4 页 第 4 页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D B C B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B B D A D C C 二、简答题 21、改变自身重力 不变 增大 22、(1)低 (2)引流 (3)C

23、⑴夏季炎热,冬季寒冷,⑵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 24、 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25、 内脏 骨骼肌 26、冷 降低 27、(1)750 (2)134.4 (3)150 28、深度 密度(或种类等) 29、

三、实验探究题、阅读分析题

30、13.8 6.9×103千克/米3 不是 31、(1)1与4具有相同的受力面积,1的压力比4大,1的凹陷程度比4大,说明压力产生的效果和压力有关,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就越明显。

(2)4和7;5和8;6和9;1和6;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一样,受力面积小的,压力产生效果明显,说明,压力产生的效果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大,效果越不明显。 (3)a:受力面积不同,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b: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32、⑴小,⑵右,⑶电路如图所示,(本电路接上开关、滑动变阻器同样给分) 四、分析计算题

33、(1) V=0.15m*0.15m*0.15m=0.003375m3

用密度公式ρ=m /v 得 m=ρ*v =0.8*103 Kg/m3*0.003375 m3=2.7 Kg (2)F=G=3mg=3*2.7 Kg* 9.8N/ Kg=79.38 N P=F/S=79.38N/(0.15m*0.15m)=3528 Pa 答:质量是2.7 Kg;对地面的压强是3528 Pa. 计算结果对即可得分

34、⑴0.44N ⑵0.55×103千克/米3 35、⑴1.6牛 ⑵12Ω ⑶0.1A

共 4 页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