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自然辩证法在医学临床思维培训中的作用汇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3:44: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自然辩证法在医学临床思维培训中的作用

刘孟麟 2012110541 第二临床学院消化内科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本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教授临床医学生正确的辨证思维方法,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辩证思维 临床思维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进步的世纪,各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都可创造性的运用于医学领域,促进和推动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作为临床医学生,除了扎实掌握大量医学基础知识,及时更新医学专业知识外,更应该通过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建立一种科学的、辩证的临床思维模式,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1] 1.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反思,自然科学本身是自然辩证法的反思对象。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分支,同样也适用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研究方法。[2] 2.临床思维的建立

现行的医学教材都是以医学知识类别来组织教学的,教材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个成熟的理论和事实,对学生质疑、探索与证伪的能力培养有所缺乏,以这样的教材为模本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把科学教育扭曲成一种高度浓缩的科学知识教育,其直接后果是学生普遍缺乏一种能力,即用辩证的思维去观察、评判客观事实并解决问题。学生以为医疗活动就是用前人已经总结好的一条条理论去与病人的病情做比较,而忽视或者轻视了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去分析病情的重要性。临床思维对临床医生的培训至关重要,它是指临床大夫由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具备的理论联系临床工作实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首先来自于临床实践。实践又需要有理论知识作铺垫,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实践就失去了临床思维的基础,但是,有了临床实践并不等于就有了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作指导。通过对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医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建立起适用于临床实践的思维模式。[3] 3.辩证的思维模式与疾病诊疗

辨证思维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

维。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它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而治疗疾病,就是临床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对患者施以药物、手术等措施,并配合休息、饮食控制、锻炼等方法,使病情得到控制、好转或痊愈。而治疗观,则指临床医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原则。一个临床医生如果能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做到整体联系局部,综合考虑问题,并以动态发展的角度去评判疾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就能使疾病早日治愈。相反,如果用片面、孤立,静止的方法处理治疗中的各种关系,就很可能贻误病情。[4] 3.1尊重客观事实,敢于质疑和批判

医学的革新有赖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其本质在于在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突破,不断创新方法,增加新知识,揭示新规律,建立新理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批判的头脑与质疑的精神。只有敢于用批判与质疑的眼光来审视既有的研究成果,才能对人们习以为常或深信不疑的东西不断进行全新地思考和探索,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推动医学的进步。所以,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对于医学革新来说是更为根本的,而且这种质疑批判的精神也恰恰是长期受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浸染的医学研究生最为缺乏的。因此,培养医学生质疑精神尤为重要。

要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最主要的是让医学生对医学本身的批判性有一个深刻认识,而这一点恰恰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的。我们应该让医学生们清晰的认识到:医学是经验科学,获取医学知识的手段是经验性的,检验医学的手段同样是经验性的,而经验总是有限的,从有限的经验归纳出无限的医学规律或理论,这就使得医学知识具有可错性,并且这种可错性与医学本身相依相随,构成了医学内在本性的一部分。医学具有可错性从而具有可批判性的观点使学生耳目一新,因为受传统科学知识教育模式的熏陶,大多数医学研究生习惯于把医学理论看作是确定性的东西,把教科书上的结论与正确性、客观可靠性划等号。由这种科学观所产生的对临床诊疗的理解就是用前人已经探索好的理论去解决具体病人的病情,医学诊疗活动就是照猫画虎地诊断与治疗的活动,从而使医学活动的创造性被大大削弱。相反,与科学知识可批判性科学观相连的科学研究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既然医学教材上的理论是可批判的,为了使医学更加接近真实,就要求临床医生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根据临床观察到的真实情况,大胆质疑现有的一切科学理论,现有的理论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不过是因为它们经受住了较多次的经验检验,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就永远可以经受住检验,医学史上许多曾经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理论最终被修改或推翻正说明了这一点。医学的可批判性使得医学发展需要质疑,需要在质疑基础上创新,没有质疑和创新便没有医学的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可批判性也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医学生要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养成不盲从权威,勇于并善于批判质疑既成理论的精神。

3.2以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临床医生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必须从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这个整体观念出发,在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的指导下,予以综合考虑,全面衡量,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局部治疗必须服从整体治疗,整体治疗也必须兼顾局部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形而上学的治疗方法。医学中的整体观念

贯穿于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临床诊疗的全过程。而局部变化往往以整体变化为前提,因此,在诊疗策略上,必须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拟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形而上学的局部论,把局部和整体割裂开来,使局部孤立于整体之外,或置于整体之上,都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才能解决治疗的根本任务,才能既治标又治本,使病理状态恢复到生理状态。因此,从整体观念出发,就是在疾病治疗中,要着眼于全局,只有抓住全局性的东西,才能有效地战胜疾病。这是分析病情、制订治疗方案、施用药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内容。临床实践中,为了照顾全面而制定的治疗原则是很多的。一般说来,整体治疗是主要的,全身状态良好,往往使局部病灶的治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忽视局部对整体的影响也是不对的。所谓局部治疗是指药物治疗措施仅仅作用于病灶具局部。这种治疗虽然也会对全身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只是轻微的、间接的、次要的,这种治疗同全身治疗比较起来,具有明显的局部性质。但整体是由若干局部组成的整体,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把整体和局部绝对的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看到整体对局部的制约,又要看到局部对整体的影响。这种辩证思想反映在治疗上,就应关于把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顾全整体联系局部的关系后,还应认识到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医生必须常常到患者病床边观察病情变化。卡尔·波普尔曾说过:“科学命题的根本特征在于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强调的正是人类认识的相对性。患者的疾病是客观的,而医生的诊断是主观的。要让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医生就必须有否定自己的勇气。疾病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即使初始诊断无误,也只能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病情新的变化,可能促使医生修正、更改、甚至完全推翻原有判断。对原有诊断保持一定程度的怀疑,不轻易下最后结论,为后续思考留有余地,这都是发展原则的体现。[6] [7]

4.小结

广博的医学知识,灵活的思维,符合逻辑的分析和评价,是正确诊断疾病必要的条件。而科学的临床诊断思维在其中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而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是培养医学生科学的、辩证的临床思维的有效手段。只有正确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指导临床诊断,才能有效地避免误诊、漏诊,从而提高诊断水平,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1]

参 考 文 献

[1] 蓝华生,詹志华. 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的缘起、影响与对策思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2-125.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3] 杨梅,宫朝晖,宫朝霞. 创新带教模式 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59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