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0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

调研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包括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13分)

1. 根据拼音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经过近两个多月的语文旅行,我们发现,八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在鲁迅的《社戏》里,从不dài▲慢客人的小伙伴们,让我感受到了纯洁的友情;读贺敬之的《回延安》,我们感受到“眼泪在眼kuàng▲里打转”的爱国情怀;读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学到了丰富的农yàn▲和专业的物候学;我们还跟随阿西莫夫先生一起追sù▲到了恐龙灭绝的年代。 2. 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兰溪三日桃花雨, ▲ ”的欣快欢畅里;幸

福在常建笔下“ ▲ , ▲ ”的宁静幽深里。 (2) 诗言志。柳宗元被贬永州,所见之景“凄神寒骨, ▲ ”,心情寂寞,意

境凄清;苏轼被贬黄州,依然孤高自诩、蔑视俗流,“ ▲ ,寂寞沙洲冷”;李白送别友人,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辽阔背景,“ ▲ , ▲ ”两句写出了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

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C.《庄子》是庄周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从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我们不难看到

庄子的机敏和幽默。

D.《小石潭记》节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6分)

保尔不知不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进行的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4.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 ▲ 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1分)

5.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保尔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他是受母亲的影响走向革命道路的。

B.修筑铁路,使保尔经受了一场严寒、饥饿和艰苦劳动的考验。在达雅的帮助下保尔完成了小说的创作。

C.保尔在烈士墓前悼念战友时,感悟出了积极的生命意义,这也是他一生都恪守的人生原则。 D.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虻》 ,最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6.有人说,在新时代,与其做保尔,不如做比尔(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你怎么看待?联系《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谈谈你的看法。(3分) ▲

(二) 父亲的电话(9分)

芦芙荭

①父亲真是老了,耳朵越来越聋,你在他耳朵旁扔个炮仗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②以前,闲下来时,他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说些家长里短,听听村子里的大小事情。或者一个人泡一缸子老茶,抱着收音机,坐在院子里听花鼓戏,听秦腔。一声狗叫,他都能分清是谁家的狗。可现在,他的耳朵什么也听不到了,好像谁在里面修了铜墙铁壁。树上的鸟不再叽叽喳喳了,鸡不鸣,狗不叫了。世界对他来说,只有一个字:静。

③那时,母亲的身体还好。我们给家里打电话时,就打给她。然后,母亲再把我们通话的内容及问候,借助手势以及他们一起生活几十年的经验,传达给父亲。

④父亲耳朵聋,口齿却非常清晰。他声音洪亮。母亲比画一句,他就会“嗯”“哦”“唉”“呀”地说一句,以表示母亲转述的话他听明白了。末了,他就会对母亲说:“告诉儿子,我们啥都好着哩,别操心。有空了再回来看看。”

⑤自从父亲的耳朵聋了之后,我们很少和他说话了。不是我们不想和他说话,而是他再也听不清楚我们说什么了。他又不会唇语。许多时候,他总是答非所问。和他说话,说了等于没说,索性就不说了。

⑥父亲年轻时,脾气不怎么好,而母亲爱唠叨,两个人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一言不合就吵起来。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烦不烦呀,整天就跟只麻雀似的叽叽喳喳个没完”。现在,父亲的耳朵聋了,母亲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母亲说什么父亲都听不见,所以就不说了。倒是父亲说什么,她都言听计从,像个小媳妇似的。

⑦父亲的耳朵聋了,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了。

⑧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父亲坐在那里,虽然听不见我们说什么,但见我们笑,他也跟着笑。他将他的孙子抱在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进孙子的手里。孙子拿着红包,将嘴凑近他的耳朵说:“谢谢爷爷。”这一次,父亲竟然听懂了,说:“不用谢!”

⑨我们大家都笑,说父亲这句话是蒙对的。

⑩春天的时候,母亲病了,中风,事先没有一点征兆,一切都来得很突然。

?从医院里出来时,母亲留下了后遗症。说话口齿不清,每说一句话都相当费力。她坐在轮椅

上,经常为要一件东西,或者要办什么事,憋得脸红脖子粗。而我们却不知所云。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父亲说:“你娘说,她出院了,这病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也好不了多快。她说你们都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该回去上班了。”

?听了父亲翻译过来的母亲的话,我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说真的,我们去上班了,家里怎么

放心得下?母亲能听见我们说的话,却表达不出来,而父亲能表达,却听不见我们说什么。这以后,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也是个问题。

?父亲见我们愣在那里,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他说:“你们放心上班去吧,我虽然耳朵背,

可我身体好着呢,我能照看你娘的。你们也别担心,你娘说不了,可耳朵灵,我呢,听不见,却还能说。以后你们打电话了,我们两个人合起来接听。”

?为了证明这种办法可行,我们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我们将母亲的手机放在了她的轮椅旁,

拨响了电话,母亲听见电话铃声响起时,通过肢体动作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了父亲。父亲拿起电话接通后,直接放到了嘴边。他说:“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然后挂了电话。

?回到城里,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时,那个画面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而且,每

次电话接通,父亲永远都是那句话:“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

(刊于《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23期,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