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0:37: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③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属于此类型,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
(2)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 (3)特殊类型
①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②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
③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2.探讨逆城市化现象
(1)概念: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2)特征: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
(3)原因:①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③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3.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化机制: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①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技术进步的既发展了生产力,又解放了劳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技术进步对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机器的使用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在延续。
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制造业国际扩散的是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全球金融网络的出现,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特点限制其转移。
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人口、经济向城市集中。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4.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
(1)集聚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二是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因商业区周围原高级住宅区的富有阶级转移,营业额下降,其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的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与负担。二是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
(3)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如自然地理、技术设施、城市结构等。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5.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城市体系的概念: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或城市体系。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①等级规模法则——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
Pr=P1qr
Pr为r等级城市人口数量;r为人口规模等级;q为常数; 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 奥尔巴哈1913年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第2位城市的人口数只有第1位的1/2,第3位城市的人口数只有第1位的1/3,依此类推。
②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下一级城市大许多倍,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系统。首都不一定是首位城市;一国可以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明显。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含义: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2.语言的产生: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
3.语言的本质属性:①社会性;②交际性;③工具性。
4.英语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语言。说英语有3.7亿人,加上作为第二语言与官方语言超过1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
5.语言传播的含义:语言一旦形成,总要由其起源地向外传播,达到一定的使用范围,包括人群和地区的范围,才不至于消亡,才能地使用的人群和地区中随着其生产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发展,保持语言的生命力。
6.语言传播的分类:根据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短划分为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迁移传播一般指使用该种语言的人或集团由甲地迁往乙地的过程中,语言也被传播到该地,人的空间移动距离较大。扩展扩散指语言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的空间。
7.语言传播的特性:①外延性和连续性;②距离衰减性;③层序性和阶层性;④复合性;⑤竞争性和同化性;⑥演化性
8.语言的同化:指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包括自愿同化和强制同化。自愿同化主要决定于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人口的多少以及语言本身的丰富和发展程度,而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往往不能起决定作用。强制通话是统治者强加给被统治民族的,但往往遭到失败。
9.语言发展,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从空间上来看,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总的来说,语言传播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为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10.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 二、简答题
1.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 (3)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 (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 (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2.汉语的发展及七大方言
汉语是我国汉族使用的语言,也是一些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达12亿以上,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根据语言特点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1)北方方言: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目前北方方言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九江以东、镇江以西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西北部、湖南的西南角。其面积占汉语方言区的3/4,使用人口占说汉语人口的70%以上,即总人数达8亿以上,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种作为主体语言使用的人数。
一般又分为四个次方言区:①华北、东北方言:京、津、冀、豫、鲁、辽、吉、黑;②西北方言:晋、陕、甘、青、宁、内;③江淮方言:镇江以西的安微、江苏;④西南方言:四川、云、贵、湖北。
(2)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①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②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③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④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⑤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3)湘方言:来源于古楚语,目前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北部,以长沙话为代表。
(4)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通行于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广西自治区的南和东部及港澳地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5)闽方言:分布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浙江南部温洲、广西少数、台湾。
(6)赣方言:江西省的北部与中部。在其中,南昌话可作为该方言的代表。
(7)客家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出现较晚,分布于广东东部、壮、闽西、赣南,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3.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语言分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2)语族:二级单位,各种语言在演化上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从而形成次一级的语言群。
(3)语支:同一语言中最小的语言群,
(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世界共有12个语系40多个语族。
4.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1)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而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①行政区划的影响:②经济条件的影响:③人口迁移的影响。 5.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6)多语言国家出现 6.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1)汉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不依附于任何其他文字体系,独自形成和发展。从大汶口原始文字算起,汉字至少有5000年历史,最早的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汉字字形为方块状,是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目前全世界月有1/4居民使用汉字。
(2)阿拉伯文字:前身是那巴泰文字,公元3世纪出现阿拉伯词语,4世纪起开始用来表达阿拉伯语,世界约有10%居民使用。
(3)希腊文字: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末—9世纪初,即腓尼基繁荣时期。
(4)拉丁(罗马)文字: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到前7世纪,起源于希腊文字。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字母共有70多种,有30%以上的世界人口使用这些字母表。 三、论述题
1.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1)印欧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了欧洲、美州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要包括两大最古典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域特征,分为8个主要语族,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个: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和印度—伊朗语族。
(2)汉—藏语系:21主要分布于中国和印支半岛,它是地域上相对集中的一个语系。 (3)闪含语系(亚—非语系):主要分布在地中海东岸和阿拉伯半岛。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
(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北部地区:土耳其—中亚—新疆—蒙古—西伯利亚。
(5)非洲语言:北部为亚非语系,主要为阿拉伯人影响区域,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有三个语系。尼日利亚——刚果语系:中部、中南部。科依桑语系:西南部,是非洲最古老的语言,布什曼语。尼罗——撒哈拉语系:位于闪含语系和非洲语系之间。
(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高山族语(我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等。
(7)其它语言:美洲印第安语言、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语 (8)中国语言地理:5个语系、10个语族、19个语支、85种语言
汉藏语系:4个语族(汉语族、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9个语支,30种语言。南亚语系:云南高棉语系。阿尔泰语系:3个语支,19种语言。印欧语系:俄国; 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