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2:58: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也不要说我是枯树。因为耶和华如此说,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拣选我所喜悦的事,持守我约的太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赛56:3/5)
在以赛亚书第五十六章第3至4节出现的「太监」可能是指向以赛亚书39:7节提及的「太监」,就是那些在巴比伦王宫作太监的希西家王后裔,这也是前后的平行文本的呼应。此后,他们不必再服侍外邦君王,而是居住在耶和华应许的「在我殿中」,在其中「有记念,有名号」,而且「比有儿女的更美」(赛56:5)。
如果这些太监真的暗示是希西家的后裔,那么希西家王因「喜欢」见巴比伦的使者(赛39:2)而间接使这些他的后裔被掳,现在上帝的国将要显现,耶和华也应许要引领他们————太监及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到他的圣山,使他们在他的殿中「喜乐」(赛56:7)。这样的话,希西家王向耶和华祈求「上耶和华殿的兆头」,但戏剧性地得到了“因他喜欢与巴比伦结盟而带来家族被掳、后裔在巴比伦的王宫作太监不能再进耶和华的殿”的答案。然而,在以赛亚书第五十五章至六十六章里,耶和华再次将不可能的事作为「上耶和华殿的兆头」,使恩典因太监(包括希西家做太监的后裔)能进入圣殿的应许而再临到大卫家——上帝的选民。
那么,「上耶和华殿的兆头」(赛38:22)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希西家王因为依靠联盟的巴比伦,而导致儿孙被掳做太监(赛39章);而后上帝公义的救恩临近,太监(包括希西家王的后裔)得以再入耶和华的殿(赛56/66章)。这就是这序言的价值,与后十一章紧密连接。
第二部分:这序言与以赛亚书第四十至五十五章的关系
———从希西家王及百姓对上帝的心态探讨
一、希西家王对上帝的心态
进入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不禁要问:「上耶和华殿的兆头」横跨了十六章的经文才得以显露(赛39/56章)。那么,这十六章的经文(赛40/55章)与这序言的关系如何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经文在于这序言的最后一节:「希西家对以赛亚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因为在我的年日中,必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赛39:8)这是希西家王面对掳掠宣告的一个回应。那么,希西家王这么回答的心态是什么呢?
有的人认为希西家王的响应是怀有幸灾乐祸、偏安一生的心态,如马有藻所说:「不少译本(如NASB)及学者(如J.N.Oswalt;J.D.W.Watt;H.Bultema)误会了这节下半句的语气,认为希西家有点幸灾乐祸的心态,意谓神的决定甚好(指国家受罚),但他则免此劫难,是以有点置身度外的表达。」12这是因为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后即将进入第二以赛亚部份,到了巴比伦的时期;有的学者却相信希西家王是真的为自己的过犯悔改而有的真实表现,「神的恩典至少在希西家有生之日??太平稳固,这乃是主极大的怜悯。」13故此坚信在他的日子里有太平和稳固的情况。
笔者也认为希西家王的回应是负面的,但也不是那么的幸灾乐祸,置身度外的意思。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回应,可以说明他内心深处相信以赛亚所宣告的,然而他的信心不完全是建立在上帝的身上,也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智慧,国家的
1213
马有藻《荣耀与救赎》(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1999年3月) p238页
唐佑之《以赛亚书释义》卷上(浸信会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 1998年1月) p333页
强大和巴比伦这个强势的联盟上面。所以,希西家王并非坚心的信靠上帝的应许,也不是庆幸有生之年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更不是祈求自己在世之日灾祸不要临近,而是有一点怀疑耶和华的能力、质疑那掳掠宣告的真实,但是信靠自己和巴比伦结盟的能力,使自己的年日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这样,就与上文希西家喜欢见巴比伦的使者并与其结盟的行动前后呼应(赛39:2)。
二、百姓对上帝的心态
希西家王对耶和华的怀疑的心态,是以赛亚书第四十至五十五章的一个重要主题。以赛亚书第四十章1/11节是第四十至五十五章的引言部分,这十一节的经文是上帝要向选民宣告赦免、平安与复兴的信息,但笔者认为以赛亚书第四十章1/11节也显出百信对耶和华的小信心态。
「在审判的预言后,以赛亚将信息转向安慰。」14(赛40:1/2)。接着,以赛亚书第四十章3/6节分别出现三个声音,其中两次应是由天使发出(赛40:3, 6)。第一个声音(赛40:3/5)呼喊要预备在旷野的「道路」、修平沙漠地的道,以准备「耶和华的荣耀」的显现。第二个声音(赛40:6上)是呼唤,第三个声音一起呼喊,但第三个声音却响应:「我喊叫什么呢?」(赛40:6下)。一般上都认为第6节后半部至第8节就是喊叫的内容,但也有人认为这几节经文是实证,印证第三个声音是对上帝的说话表示怀疑的声音,而这些怀疑的声音「尽都如草」,但「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这第三个声音是谁的声音?这声音就是雅各(雅各指以色列即:百姓)的声音(赛40:27)。「雅各阿,你为何说,我的道路向耶和华隐藏?以色列阿,你为何言,我的冤屈神并不查问?」在本节里,雅各埋怨耶和华不查
14
吴献章《天道圣经注释》卷三(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 p37页
问他的寃屈、不显露他的「道路」。「道路」一字也曾在第3节又出现了,彼此互相呼应。但以赛亚书第四十章3节是宣告耶和华的荣耀要在这道路中彰显,第27节则是雅各质疑耶和华的能力。
由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到第四十章,我们很清晰地看见对上帝怀疑、小信的心态被作者从希西家王,转到百姓的身上。其实,希西家王(以至亚哈斯)自始至终都是百姓的代表。过去,犹大王希西家怀疑上帝是否有能力使犹大国得太平和稳固(赛39:8);如今,雅各(以色列:即百姓)怀疑上帝是否有能力从被掳的处境中拯救他们,将他公义的救赎恩典(赛56:1)、和大能的保守(赛1/11节)施与百姓。「以色列确实对神没有那样亲切的认识。他们对先知安慰的信息也未曾十足的体验。被掳在外的以色列人更无法想象神将拯救他们。」15
三、上帝的主权得胜一切
先知的声音终出来斥责百姓的不信,「你岂不曾知道吗?你岂不曾听见吗?永在的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无法测度。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赛40:28/31)。上帝并不是没有能力的神,他「不疲乏,也不困倦」,而且是「永生的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只不过「他的智慧无法测度」而已(赛40:28)。事实上,面对百姓的怀疑,作者在赛:40:12/27节中一连用了六个「谁」的反问句,来建立耶和华是得胜的创造主(赛40:12/14; 18;25/26),就算是「万军」也要听耶和华的命令(赛40:26)。可见,先知的目的是
15
唐佑之《以赛亚书释义》卷下(浸信会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 1998年1月) p57-58页
要那怀疑耶和华能力的声音闭嘴,要百姓相信耶和华有能力拯救他们,也好像在回应希西家对耶和华能力的怀疑(赛39:8)。
第二以赛亚的经文部分主旨是有关上帝对历史和创造的主权。上帝具有超越偶像、掌管列国历史的主权,这主权也显出上帝具有改变一切的大能,所以救恩在上帝的立定下,定必会临到他的子民。这样,希西家王及其代表的百姓对耶和华能力的怀疑(赛39:8),在以赛亚书第四十至五十五章被耶和华的主权与能力得胜。所以,只是短短的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第八节的经文,就用希西家王的怀疑心态,把第二以赛亚部分联系了起来。
结论:
总之,以赛亚书历史插曲的价值并不单单是桥梁的作用、铺垫的作用。它就像是一只手,紧紧的把第二以赛亚、第三以赛亚部分抓住、牢牢不放。透过希西家王向耶上帝求问「兆头」(赛38:22),以及以赛亚在第三十九章中的宣告,揭示希西家与百姓一样的小心──宁可倚靠巴比伦的力量,也不愿依靠万军之耶和华能为他们带来「太平与稳固的情况」(赛39:8)。因此,耶和华宣告希西家王的家要被巴比伦所掳掠,他的后裔更被掳到巴比伦的王宫为太监(赛39:6/7)。
在以赛亚书第五十六章,耶和华宣告他的「救恩」与「公义」将要临近(赛56:1),上帝的国度将要显现。上帝的国度显现的兆头,就是太监也能喜悦地进入耶和华的殿。上帝竟把以赛亚书被掳的宣告化成「上耶和华殿的兆头」。从而显出耶和华是将咒诅化为祝福的全能的上帝,显出他的大能及对选民的怜悯。
参考书目:
1、杨以德《旧约导论》(道声出版社 1995年6月) p217页
2、吴献章《天道圣经注释》卷三(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 p3-4页
3、坎伯.摩根《摩根解经丛卷》译者:钟越娜(美国活泉出版社 1985年9月) 4、约翰·史诺·巴斯德《圣经研究·归纳式研经讲义》(国际种籽出版社有
限公司)吴主光译
5、韦瑟·阿多《韦氏旧约导论》(道声出版社) p217页
6、唐佑之《以赛亚书释义》卷上(浸信会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 1998年1月) P323页
7、唐佑之《以赛亚书释义》卷下(浸信会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 1998年1月) p57-58页
8、《圣经》吕振中译本(香港圣经公会 1970年)译者吕振中 9、马有藻《荣耀与救赎》(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1999年3月) p236页 10、《研读版圣经—新译本》(环球圣经公会有限公司 2009年4月)总编辑
高明发张达民 p1079页
11、舒兹《旧约新语》(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84年2月)赖建国译 P314
—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