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7:39: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家义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第05期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很快,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该文通过对生态旅游内涵与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1.生态旅游概念与内涵
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多个层次水平,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该四者间,基因多样性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多型性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景观的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根本上讲,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事实上,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体现在直接使用、间接使用和潜在使用三方面。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联系的间接使用价值,占其总价值的约95%。这一部分价值也正是生态旅游存在并大行其道的资源基础。例如,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自然生态环境——以景观多样性为基础;生态旅游欣赏的对象是自然景观、自然植被、自然中重要的动植物类群、特定的物种、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和特殊的生活方式——以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为欣赏对象。尽管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如同人类对自然界采取的任何行动一样,生态旅游对自然环境同时具有正面(主要是保护)和负面(主要是破坏)的影响。由于生态旅游是自然取向的旅游活动,最大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因而不同形式的生态旅游都会对自然资源产生影响,即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正面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生态旅游本身就是以保护为特征的旅游形式,较之传统的旅游形式,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较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较周全。
其二,从国外诸多成功范例来看,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显著,将旅游的经济收益部分投入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能够增大保护的力度,这即所谓“以山养山”、“以水养水”。 第三,生态旅游具有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的特征。只有人的素质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物种的过度掠夺。其中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两方面,这也是生态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负面影响的主要方面。
从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比较来看,其正面影响是相对的,而负面影响则是绝对的。只要生态旅游存在,其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作用就一定或大或小地存在。相比之下,其保护作用则更多地依赖于人类的意识、采取的措施、监管的力度等等。因而,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同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势在必行的。如果仅仅因为生态旅游本身具有环境资源保护的特征,本身是实现可持续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对其发展不加限制、引导与管理,对保护工作掉以轻心,最终人类又将再一次被自然惩罚,失去的也不会仅仅是旅游产业。
3.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3.2统一规化、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
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 参考文献
[1]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国际市场.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