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3:37: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耕文化与园林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
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正是由于农耕文化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使得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中的作用,尤其是如何与园林的更好的结合。
下面举出一些较好的案例,具体的分析一下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体现方法: (一)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
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按照“缩小比例的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的总体设想进行建设。主体种植果树、花卉、苗木,果树按柑果、核果、仁果、浆果四个区域,花卉苗木按草本、木本、水生植物三个区进行分类种植,在果树花卉绿荫丛中,设置了9个农耕文化功能区域:一是农耕历史区,以雕塑形式展示农耕方式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沿革、税赋制度的演变、历代农业著作。二是土地整理区,以缩微实际地形,展示桑基鱼塘、梯田、圩田、沙田、涂田等的由来与形成过程。三是江南养殖区,九亩地的天网内饲养了50多种鸟类,另设跑马场、鸽子广场、动物表演场等。四是农家休闲区,内设棋牌室、手划船、儿童游乐场、农家石器和容器展示等。五是乡村能源区,展示传统和现代方式的风能、水能、沼气能、太阳能在农村的运用。六是江南作坊区,由豆腐坊、酿酒坊、打油坊、织布坊、铁匠铺、蔑匠铺等组成。七是农耕谚语区,共收录天时、地利、人和、气象四个方面171条农耕谚语,由苏州150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写后刻在三至四米高的石柱上,形成一片石林。八是农户设施区,以一户农家小院的形式展示江南农户的各种摆设及农耕工具。九是生肖区,与中国美院合作以雕塑形式展现十二生肖的形态和性格特征。
(二)福建安溪尤俊农耕文化园
农业文化观光体验园,以农耕文化为主题,融入观光性、娱乐性、休闲性、科普性与体验性为一体。游客在此学习体验农耕文化,既让大家深刻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含意,又领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这里可以传承祖先的文化遗产,吸取圣人的劳动智慧,教育小孩子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文化园的建设巧妙地保持原生态的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按“记忆中的田野、曾经的家园、远古的回声”来规划建设,将引领您走进田园,回归自然,感悟人生。
园区内分为:农耕工具区、农耕生活区、农耕乐园区、乡土童趣区、户外拓展区、田园风光区等6大区域,大小40多个项目。目前设有:准三星标准的农耕山庄,拥有客房45间(套),有250人同时用餐的公社食堂,有可容纳150多人开会的会议室,有农村特色的金牛开耕,有世界记录的天下第一犁,有众多善男信女的石门潭观音殿,有纯天然水的五谷游泳池,有趣味性的树长钱——摇钱树,还有安溪土特产和工艺品大卖场等。
(三)溧阳吴楚农耕文化园
溧阳地处吴、越、楚三国交界,有“楚头吴尾”之称,溧阳文化,“楚风吴韵,得而兼之” (引自《平陵笔记》)。
正因为溧阳的吴风楚韵,农耕文明时代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楚农耕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耕文明正在被现代文明所取代,有失传乃至消亡的趋势。溧阳吴楚农耕文化园,为传承吴楚农耕文化作了开创性的工作,以实物、图片、资料、模型等形式表现和展示溧阳的吴楚农耕文化,并以农耕文化为背景,建成了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特色饮食、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吴楚农耕园园区占地500多亩,园区内竹林摇曳,绿茶泛波,风景怡人。主要景区(点)有:农耕展示区,几个粉墙黛瓦的徽派四合院内,收集了反映农家生产、生活的实物1000多件。一件件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农具将延续千年的乡村进化史演绎得缤纷跌宕,淋漓尽致。民俗文化乡情区,展示了传统节日之喜庆、地方风俗之精彩,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手工作坊区,设置了榨油坊、豆腐坊、纺织坊、竹木坊、铁匠铺等传统手工作坊。茶果菜采摘区,400多亩茶、果园、菜园,可供游客游览、采摘,地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鲜菜蔬。茶叶制作区,从鲜茶叶采摘到炒制到成品包装制作过程一览无遗。参与体验区,有车水、推磨、摏米、纺纱织布、制茶、垂钓、摸鱼、捉鸡、自助烧烤、蔬菜种植等游客参与体验活动。
以上几个农耕文化园是已建成的农耕文化体验项目中较有规模和影响的成功案例,从功能分区,景观形式等几个方面都做得很明确和具体。
从上面几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农耕文化的发展在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从中看出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上面三个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三处农耕文化园都将农耕文化与当地的文化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例如苏州的江南农耕文化园就是按照“缩小比例的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的总体设想进行建设。而溧阳的农耕文化园就结合了它特有的吴风楚韵的文化特色进行主题的打造。所以,在进行农耕景观的打造时,我们应当注意将当地文化与农耕发展历史相结合。并且从功能分区上看以上几个实例大致相同,基本都是分为展示区、学习体验区和休闲区等几个方面。而重要景观的打造大都集中在展示区的部分,打造的形式各有不同,例如直观的展示——通过陈设一些农业工具
(福建安溪尤俊农耕文化园的大木犁),打造鱼塘、梯田的微缩景观等方式(江南农耕文化园),也有通过间接的展示——建设活动广场,利用雕塑等艺术形式进行展示(江南农耕文化园的农耕谚语区)。而学习体验区多有作坊、菜园和果园组成。游人可以通过学习体验的方式来了解农耕文化,主要起到教育学习的作用。休闲区则是通过一些娱乐设施和餐饮休闲等服务活动来组成的。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学习,我了解到,首先,建设农耕景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当地特有的农耕文化运用其中,而不应当是盲目的照抄照搬,这样不仅缺少特色,而且也会让人觉得整体的效果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其次,景观的分区一定要明确,这样游人在其中的游览和观光才会更有目的性,重要的景观也会更好更直观的呈现给游人。最后,农耕文化的展现应当将娱乐和教育结合起来展现,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