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24: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思考

作者:王秀婷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03期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全球性竞争日益加剧,顾客需求不断变化,企业不得不选择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不断根据环境做出适当调整,从而获取企业整体竞争优势。本文着重从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意义、战略管理会计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竞争优势 doi : 10 . 3969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03 . 007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0)03 - 0016- 03

战略管理会计最早是由英国学者Simmouds于1981年在《战略管理会计》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该文中,他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从此以后,人们沿用了这一名称。

一、我国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余绪缨在谈到战略管理会计时指出:“战略管理会计已经不能从传统的原始意义上的‘会计’去理解它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以财务信息为主题的新的信息系统……走上独立的道路。”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质是帮助企业寻求长期的竞争优势,研究战略管理会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可促进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完善

通过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可以丰富、充实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为建立战略管理会计学这一现代管理会计学科的分支体系创造条件。任何学科都是环境的产物,都必须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战略管理研究的深入发展和运用,将战略管理导入管理会计,实现二者的融合,研究战略管理会计势在必行。 2. 战略管理会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加剧的国际化市场化竞争使传统管理会计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内部信息为视点,没有将企业的内部信息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考察,缺少诸如质量、可靠性、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度、时间等一系列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指标,缺少对企业在竞争中的相对地位分析,不能提供和分析与企业竞争地位相关的成本、价格、业务量、市场份额、现金流量以及资源需求等方面的会计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长远的目标和全局利益,注重企业长期优势的取得和保持,为实现目标利益的最大化做贡献。战略管理会计中包含的外向型、战略优势、整体性、可持续性、以人为本、不断改进等观念,能帮助企业高层决策者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眼光,观念的改变将引导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实施战略管理会计将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战略管理会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率的迅猛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许多企业对其经营方式做出了重大变革。战略管理会计弥补了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些缺陷,更重视从整体上对企业进行管理。可以说,战略管理体系适应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对于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战略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满足企业经营价值链的需求,以及满足事前的市场规划、及时的市场对策等方面的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正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所必需的信息。

总之,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使企业管理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促进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在我国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障碍分析

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目前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总体应用水平较差。

1. 管理者缺乏战略管理观念

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多数是凭关系、胆量和勇气,或者凭艰苦创业的精神成为企业的领袖,形成了思维的定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面对已经变化了的企业内部条件,仍习惯于以往的思维方式,缺乏长期、坚实的实际市场调查研究,盲目地采取行动,其结果往往使企业误入歧途,甚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断送了企业的大好前程。我国企业的领导缺乏战略思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的心态。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机遇可能比较多,很多企业就以投机的心态来对待。二是企业决策者的个人功利意识严重,只规划自己任期内的事情,不考虑以前的和任期以后的事情。

2..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战略管理手段单一

战略管理要求企业要根据经营目的与经济规律、竞争目的与竞争规律来指导和组织经营活动和竞争活动。目前,多数企业由于对战略管理的认识不足,除了广告战和价格战外,别无他法,竞争战略手段单一;在战略态势的选择上,重视发展而忽视实力的积累和巩固;在战略类型上,重“进攻”轻“防御”。由于战略手段单一,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形成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3. 部分国有企业包袱太重,还存在依赖心理

我国当前正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与此同时,在众多的领域对国外企业开放了国内市场,有着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市场经济运作与管理经验的国际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外资的进入和非国有经济的长足发展,大大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这种条件下,国有企业一方面要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和观念上的困惑;另一方面,还保持着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和对上级主管部门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因此面临着非常被动和困难的局面。这就为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施设置了障碍。

三、扩大我国战略管理会计实施范围的对策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具备了现实的应用条件,企业应积极推行战略管理会计,引进、吸收和创新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努力改善战略管理会计所需的外部环境,以使其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鉴于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其健康发展。

1. 强化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观念

在企业中,要想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使人、财、物达到应有的协调统一,这样才能创造最大效益。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自身学习,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进行实务操作,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管理者亲身的经历,战略管理观念将逐渐得到企业管理者的认同。二是要加强培训企业高级经理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强化他们的战略管理意识、战略管理的信息支持意识,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建立和应用。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