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智能变电站系统及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5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题目: 110kV智能变电站系统及继电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 郭飞飞 学 号: 29 专 业: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 专业班级:12091 指导教师: 王玲

2012 年 4 月 25日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变电站作为输配电系统的信息源和执行终端, 要求提供的信息量和实现的集成控制越来越多,因此,目前的变电站迫切需要一个简约的、智能的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以减少投资,提高运行、维护效率。这些运行和管理的需求使智能变电站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新方向。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离我们越来越近。

建设智能变电站(即数字化变电站)的必要性:

1.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变电站作为输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化改革对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变电站外部看, 更加强调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信息化程度, 和与电力系统整体的协调操作能力;从变电站内部看, 体现在集成应用的能力上, 也不同于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装置的智能。

2. 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不足

1)装置功能独立,且部分内容重复,缺乏高级应用。虽然独立的装置实现了智能,但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变电站系统智能,由于功能独立,装置间缺乏整体协调、集成应用和功能优化;高级应用功能,如状态估计、故障分析、决策支持等尚未完全实现。

2)二次接线复杂、CT/VT负载过重由于测量数据和控制机构不能共享,自动化装置之间缺乏通信等原因,变电站内二次接线十分复杂,且系统内使用的通讯规约不统一,不同的厂家使用不同的通讯规约,在系统联调的时候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规约转换,加大了调试的复杂性,也增加了运行、维护的难度,给设计、调试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存在大量硬接线,造成CT/VT负载过重。 3)装置的智能化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站内各套独立的自动化装置间缺乏集成应用,使得智能装置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从而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投资价值。

4)缺乏统一的信息模型。相互独立的自动化装置间缺乏互操作性,一方面局限了其在站内的应用,另一方面也给集控中心对信息的集成和维护带来困难。

数字化变电站是基于IEC61850标准体系上,采用了非常规互感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网络化的二次设备,能够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的互操作和信息的共享。因为

IEC61850技术的先进性,它将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变革,为我国电力系统稳健、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产生巨大的效益。数字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的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担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研究、实施示范智能变电站。国内各网省公司纷纷开始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的建设。

目前,智能变电站技术很多,有些已成熟,有些还在研究阶段,有的还处于概念阶段。如:

1)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实践:目前已有应用,如淮北桓潭110kV智能变电站。 2)二次功能网络化的实践:目前已有工程应用,如洛阳金谷园110kV数字化变电站。

3)设备状态检修的实践:智能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实践,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实践,目前正在开展研究。

4)站内智能高级应用方案研究: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经济运行与优化控制等,正在研究阶段。

5)分布协同智能控制与智能保护研究:目前正在研究阶段。

6)主变压器应用新型光栅式温度在线监控系统:目前正在研究阶段。 7)GIS组合电气应用SF6压力、微水在线监测系统。

智能变电站研究、建设工作尚处于赴阶段,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智能化开关设备的研究开发,尚不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主要问题表现在:

1)智能变电站没有相应的设计规范、验收规范、装置检验规程、计量检定规程、运行规范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摸索并制定。

2)智能变电站技术尚不成熟,在智能设备检测装置、一体化信息、平台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