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解决 - 浦东新区政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04: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信息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对新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58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已经解决

尊敬的王振富委员:

您在新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加快临港地区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的关心与支持。临港地区管委会和浦东新区相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多方探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标国际未来引领,加大对临港地区要素集聚和配套投入的建议

在《临港地区总体规划纲要(2017-2035)》中,对临港地区的定位描述为:临港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是以自贸区创新、产业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开放创新先行试验区,将打造成为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国际智造城”,以产城深度融合、生态美丽、智慧宜居、海洋文化繁荣为内涵的“滨海未来城”。概括起来,临港的发展定位就是“两区”、“两城”。为更好的落实这一定位,临港的发展必须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临港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衔接,强化临港内各板块之间的联动,我委计划年内开展S2海

港大道节点改建工程、两港大道部分路段快速化改造工程、临港客运铁路支线一期工程;同时已启动S2客运辅道专项规划及临港地区中运量公交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商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功能性配套,我委已完成临港青少年活动中心前期研究工作,下阶段将与新区相关部门衔接,力争年内完成立项,明年实现开工;拟结合港城广场项目建设临港图书馆、综合文化剧院等设施,建设规模约15000平方米左右,该项目计划年内开工,预计2021年建成投用;同时正开展临港艺术中心、临港体育中心等项目的前期方案研究,以上项目均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项目立项,并力争开工。此外,临港管委会于2016年制定了《临港地区主城区商业发展规划(2016-2020)》,2017年出台了《临港地区主城区商业发展扶持办法》,大力招引品牌项目,2017年9月,港城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开业,30多家知名商户纷纷入驻,主城区商业能级和品质大幅提升。自2014年起,每逢元旦等重要节庆时间,临港都会举办音乐节、嘉年华、美食节、美术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寻找临港特色资源与现代城市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打造临港文化品牌。

为进一步吸引各类人才向临港集聚,加强住房保障,2017年9月出台了《上海市临港地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以限价商品房、“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人才租房补贴“四位一体”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2018年年底前,将投入使用1000套房源,满足更多人才的居住需求。2017年起,对于符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入境

政策“新十条”的业务,可以在临港人才服务中心办理,同时,临港也获得了四项海外人才推荐或证明的办理权限。2018年,管委会将与大张江、出入境等部门加强对接,争取将更多便利人才的服务落户临港。

二、关于牢牢守住发展底线,适当推进用地指标向先进制造业倾斜的建议

在“建设用地负增长”的边界约束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土地集约化效益显得日益重要。临港地区与市、区两级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向市里争取经市级“三委两局”认定的高新、四新、战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的新增用地指标,在市委区委的大力支持下,2016和2017年,每年都有超过半数的市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支持临港引进的产业项目。同时,针对落户临港的先进制造业在指标调剂费征收上予以最大幅度的政策倾斜,暂按临港地区征收标准的最低档17.5万元/亩执行。

临港地区已建立起镇政府、开发公司和管委会共同参与的产业项目准入评审机制,对新增和改扩建的产业项目,在规划、环保、能耗、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引入项目的品质和能级。下一步,管委会将结合第二轮“双特”政策后评估工作,对各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再认识存量企业在其所属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坐标及功效,分类制订后续管理扶持或处置等方案;继续加快挤出低效率、低品质项目,引进高品质科创项目,健全完善项目遴选机制,精准扶持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优化营商环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