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1--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5:10: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中国地理、地图地球、岩石圈和大气)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当地时间 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43°35′S,172°42′E)发生里氏6.6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5公里。新西兰当局24日确认克莱斯特彻奇地震死亡98人,下落不明226人,死亡人数可能大幅攀升。回答1~4题。

1.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当天7时51分,由此可推出当地采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

(D)

B.东十二区区时 D.东十二区夏令时

C.东十一区夏令时

【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计算出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早5个小时,采用的应为东十二区夏令时。

2.地震发生时,区时与北京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是 A.2°E向东到180° C.7.5°W向东到180°

(B)

B.7.5°E向东到180° D.0°向东到180°

【解析】地褒发生时,北京时间是当天7时51分,可计算出地方时0时经线约为2°E,2°E所在的零时区区时为23:52,因此按区时东1区向东到东12区为新一天,北京属于新一天,因此区时与北京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为7.5°E向东到180°。

3.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为 (B)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解析】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A)

4.本次地震建筑物倒塌较多,伤亡人数较多,其原因主要有

①震级较高

②震源浅

③发生了海啸

④人口密度大

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物抗震性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上,没有形成海啸,因此③错误。新西兰为发达国家,建筑物抗震性不是很差,因此⑤错误。

5.下图是一张由南向北拍摄的风积地貌照片。此种地貌的塑造,主要受盛行风的影响:迎风

坡成凸形缓坡,背风坡则成凹形陡坡。根据盛行风向判断,照片所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D)

A.秘鲁西北部的塞丘拉沙漠

C.埃及西南部的撒哈拉沙漠

B.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大沙沙漠 D.中国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解析】根据沙丘的形态,西坡为凸形缓坡,说明盛行风为偏西风,中国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西风带,盛行偏西风。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6~7题。

6.该地

(D)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盛行风为东北风 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解析】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因此该地位于南半球。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即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热带,此时为12点,可计算出该地经度为17.5°E。根据经纬度位置,该地可能位于非洲西南部热带荒漠。

7.图中 (C)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大理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解析】丙处花岗岩和石灰岩接触地带,岩浆侵入时石灰岩受热可能变质形成大理岩。

瀑布,地质学上叫作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形成的。流动的河水突然的、近于

垂直的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漂布。瀑布表明河流的重大中断,这种瀑布主要是一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另一种是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结合右图回答8~11题。 8.材料中说“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

特征,它最终会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C)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受到长期侵蚀,瀑布处的岩石会趋向平缓。

(A)

9.有利于图中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

①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 ③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B.①②③

C.②③④

②断层构造带 ④褶皱起伏 D.①②③④

A.①②

【解析】瀑布的发育一方面与断层构造有关,断层往往形成陡崖;另一方面还与河床底部岩石的软硬程度不一致有关,软的岩石被侵蚀掉,硬的岩石留下来,使地表高低起伏。

10.下图中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

A.③

B.①② C.③⑤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