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3:23: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蔡林森教学法 参考教案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谢二中 韩芝红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借助注释理解大意;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2.归纳、整理重点字词;理解文意,准确翻译;争取当堂背诵。
3.对比《桃花源记》,联系当今社会生活,理解“天下为公”和“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意,归纳、积累文言重点字词;背诵课文。 2.难点:抓住“天下为公”,领会、理解“大同社会”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朗读与背诵。联系现实生活,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解;文章简短,力争当堂背诵。
2.合作探究。把课堂学习任务分层次梳理,学生合作探究,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先学后教。课堂学习以生生互动为主,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学习问题,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集中归纳,点拨指导。
4.课堂训练。以适量、有效为原则,进行当堂训练,通过训练,查缺补漏,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根据课下注释,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标出自己有疑难的地方。 2.依据预习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包括字词理解,文意理解;完成背诵。 3.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Ⅰ【辅助环节】 (5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分钟)
同学们,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有一个著名的“天下为公”的题词,这一社会理念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们刚刚学过《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富足、文明的美好社会中,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诚信相待。那只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其实早在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给出了答案,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大道之行也》,共同找一找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吧。
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分钟) 同“教学目标”。
三、自学指导 (2分钟)
1.朗读课文,同桌相互听读,指正读音。 检测措施:指名朗读;齐读;教师做朗读指导。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整理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大意;完成背诵。
第 1 页 共 9 页
检测措施:指名学生按照字词类型做归纳、梳理;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指正或补充,教师做总结。翻译课文;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就课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结合《桃花源记》所学,联系当今的生活现实,谈谈自己的理解。
检测措施:分组或自由提出自己关于“大同社会”的理解或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教师引导梳理问题,适度深化引导。
Ⅱ【核心环节:先学后教,合作学习】(30分钟)
四、完成学习目标1: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用时8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相互听读,注意断句和节拍;指正错误读音(各1遍)。
★课文有一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 ① 选贤与(jǔ)能 (通“举”,选拔) ② 讲信和睦(mù) (和睦) ③ 幼有所长(zhǎng) (成长)
④ 矜(guān)、寡、孤、独、废弃者(通“鳏”,老而丧妻的人) ⑤ 男有分(fèn) ⑥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2. 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做朗读指导(用时3分钟)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中,“故”,它是表示提顿的,“所以”的意思,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人”是使动者,统领以下两句,也有一个小的停顿。所以这一句应这样读:“故/人/不独亲其亲”
⑵“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者”也是表示提顿,也要停顿一下。读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和“力”也是应该强调的,所以“货”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顿。
⑷“是故”表示承上总结的,也要停顿,“是故/谋/闭而不兴”;下一行的“故”也是一样,“故/外户而不闭”。 3. 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指正(2-3人) 4. 齐读课文一遍,教师再指导是否存在问题
五、完成学习目标2:译——梳理重点字词,准确理解文意(用时10分钟)
(一)借助课下注释,按照类型梳理、归纳本课的重点字、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词。同时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标示下来。
1.先由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教师点拨。 2.师生共同按类型梳理出重点字词,由学生完成解释,教师补充明确。 ⑴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⑵古今异义
①大道之行也。大道:古,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宽阔的路。 ②男有分,女有归。归:古,女子出嫁;今,返回,回来。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乱:古,造反;今,杂乱,捣乱等。 贼:古,害人;今,小偷,窃贼。
第 2 页 共 9 页
⑶一词多义
①不独亲其亲。前一个“亲”用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引申为“奉养”;后一个“亲”是名词,“父母”。
②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是用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子,引申为“抚育”,后一个子是“子女”的意思。
③闭:谋闭而不兴;闭,杜绝。外户而不闭;闭,用门闩插门。 ⑷词类活用
①选贤与能。贤、能: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子:名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亲,引申为奉养;以……为子,引申为抚养。
③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老、壮、幼: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老年人,壮年人,幼童。 ⑸重点实、虚词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理想,王道;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行,施行,推行;为,是。
②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归,女子出嫁。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兴,发生;作,兴起。 ④是谓大同。谓。动词,叫做。
(二)尝试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遵守“信、达、雅”的要求,灵活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 1.先由1-2名同学完成翻译,其他同学指正,最后教师补充明确。 (注意一些采用意译方式的语句,教师要给学生解释清楚 。) 2.多媒体给出参考译文,学生再次通译课文
(三) 在掌握字词,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争取当堂背诵 学生根据多媒体提示,试背课文 ( 四)全文结构
? 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五)内容分析
1、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概括《礼记》中“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相对应的原文是什么?
3、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最高准则是什么?
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1)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1)天下为公;(2)选贤与能;(3)讲信修睦
(2)用自己的话概括《礼记》中“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1)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不独亲
第 3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