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5:34: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图六、图七是对不爱护小树具体行为的指导; 图八,展望“我”和小树的未来…… (二)说说你准备向强强学习什么? (三)共读儿歌。

红的花,绿的草,五彩缤纷真热闹; 不采摘,不践踏,花草树木对我笑。 不乱碰,不乱咬,欣赏花草身体好, 你栽树,我种花,我和花草一起长大, 大人小孩乐哈哈,乐哈哈! 五、小结:

(一)主人公强强是真正的爱花草树木的人。因为喜爱植物,所以去种植小树。春天,他为小树浇水;夏天,为小树搭架;秋天,为小树扫去落叶;冬天,帮小树保暖。当他看到那些不爱护小树的行为,就及时制止。小树一天天在长大,主人公也一天天在长高,不仅仅是身体长高,爱护小树的本领也在增长。

(二)看最后一幅图,想象多年以后,主人公会怎样?小树又会怎样?(枝繁叶茂,甚至开花结果。)

(三)课外实践:种几种自己喜欢的花草,用拍照、文字记录、图画等方式记录花草的成长过程。

板书:植树种花。

【教学反思】

“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侧重培养儿童欣赏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同时提醒儿童在与大自然相处时学会保护自己。本课在教学设计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科课程的“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第二课时通过角色扮演这种学生活动,使得学生能切身体会到被伤害的花草的痛苦,激活内心的情感。最后环节“课外拓展,植树种花”,也是将爱花护草的行为落实到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不过,是否能落到实处,教师要注意后期的跟踪检查和激励。

2.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爱护花和草”这一主题时,让学生从生活中看到的破坏花草的行为说起,到反思

26 / 44

自己是否存在破坏花草的行为,从校内到校外,从他人到自身,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在他们的讨论中,反思中,不知不觉学会了遵守社会公德。

不足之处:

1.“爱护花和草”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于花店卖花,人们买花产生疑惑,出现了道德两难问题,教学中需要引导。

2.《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中体现了“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的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真正使儿童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好公民打下基础还要看“植树种花”的效果如何,课堂上仅仅是作业布置,无法检测。

改进预设:

1.“爱护花和草”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强调公共场所的花草不能随便摘,培养社会公德心。同时明确,专业种植和买卖花草的行为,是现代人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形式,是不影响公共环境美观,不违反道德的事,可以做。

2.对于第二个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是:在下一次上课时,请小朋友们将各自种植的花草树木的相关资料带来展示。或者是实物,或者是图片,隔一段时间再次跟踪,看看谁的花草养得好,谁的责任感最强,谁真的在用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表彰来激励和强化。

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身边的动物,对自然界有共在感。

2.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提升珍爱动物生命的意识。 3.在爱护动物的同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与自然共在的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教学过程】

一、我喜欢的动物。

(一)伴随着英文歌曲《兔子舞》节奏感很强的旋律,教师不断地变换动作并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学生一边跟着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一边说出:小狗、羊、老牛、小袋鼠、孔雀、

27 / 44

兔子、大象等动物名字。

(二)小组内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一)正因为这世界有了这么多生机勃勃的动物朋友,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和美好,所以我们要善待动物朋友。抽生说说你与动物的故事。

(二)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学生上台讲自己与动物的故事,介绍自己最亲密的动物朋友。

(三)教师总结发言。 三、怎样才是真喜欢。

(一)阅读《我和小蜻蜓的故事》,请学生畅谈感悟,相机引导学生谈谈“假如自己就是那只小蜻蜓,会想说什么?”

(二)引导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教师相机提示了解动物习性的重要性,并渗透喂养动物的方法指导。

四、别让自己受伤害。

(一)播放视频资料《在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被老虎咬伤》。

(二)分组交流自己遇到的或知道的因与动物接触而受伤的事,教师加以指导。 (三)请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与动物相处还需要注意的事项。

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2.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引导学生与自然共同成长。整体上引导学生理解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是相依存的。感受大自然对人类慷慨赠与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绘本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

【教学过程】

一、小手拉大手,追根溯源。

(一)诗歌导入,齐诵《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8 / 44

畅谈对诗歌的领悟。 (二)布置任务。

让学生共同探讨图例中呈现的内容,从自己的吃、穿、住、行、学习等方面,选定合适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自由结成小组,与爸爸妈妈一起追根溯源,寻找他们的“老家”。大手牵小手,表达感恩。

29 / 44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上一环节的活动成果。 二、教师点评、引导。

畅谈感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自然表达感谢之情。大自然中的快乐。

师:在大自然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很多快乐。大家一起谈一谈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活动室感受到的快乐吧。 三、齐诵小诗。

在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关注小诗中的细节,感受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美好愉快的心情。

四、绘本共读。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总结单元,延伸至课外。

我和我的家

【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能正确地称呼家人。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谊,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我来到我家。

师:同学们,你们的出生对于你们的家人来说,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谁能讲一讲自己的生日是如何度过的?

师:刚才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关于家人的称谓,你们都了解这些称谓吗?这些称谓都与你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点评:了解“我”的到来给家里带来的喜悦,体会“我”的生命对家庭的重要。提升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产生对和谐家庭关系的积极期待。 二、我的家人。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家庭称谓歌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指导学生边听歌边结合教材中的家庭树,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 设置情境。通过表演“课本剧”来加深家庭成员称谓的印象。

30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