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测量戴版课后习题及解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2:5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

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解答要点: 答:(1)从依据的法则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2)从测量的内容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 ,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 相对与物理测量的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而言,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2.标准化的含义及提高标准化的方法。

答:测验的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的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提高标准化测验需要注意标准化测验所具备的条件:

①测验的内容标准化。②施测条件的标准化。③评分规则的标准化。④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什么是最轻烙印标签,说明它在心理解释中的意义。

答:在报告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状况,报告消极结果尽可能避免或少用任何带个人歧视的语句给被试造成伤害,应当尽量用建设性的术语报告结果。意义在于保护被测者的个人隐私,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对他们造成伤害,这是施测者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

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练习与思考

1.简述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特点。

答:在古代中国,在测验实践和测验理论方面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作出了贡献并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心理与教育测量思想都是描述性的,而非定量的;第二、中国古代社会的心理与教育测量是分类式的;第三、注重对人作整体的鉴定和评价,并倾向于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第四、是与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及人才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应用性质。 2.简述当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特点。

答:一是由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测量学界倾向于将试验方法和测验法结合起来,产生信息加工测验;二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纸笔测验逐渐被电脑程序测验所代替,从而大大提高了测验的效率;三是针对经典测量理论的某些缺陷,提出了一些新的测验理论,尤其是在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不仅在理论上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应用上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章 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假设>>练习与思考

1.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哪些?

答: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3个方面:测量工具、被测对象和施测过程。 2.CTT模型及其假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答:CTT模型是:经典测验理论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与真分数(T)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为E)。即:X=T+E

其主要内容为:(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即:E(X)=T或E(E)=0 (2)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ρ(T,E)=0

(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ρ(E1,E2)=0 3.什么叫平行测验?

答:如果两个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并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后所得分数的分布都是一致的,则则两个测验被称作是彼此平行的测验。

第四章 测量信度>>练习与思考

1.指出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

答:1.对重测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①所测量的心理特质不稳定;

②遗忘和练习的效果没有相互抵消;③在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里,所要测的被试的心理特质得到了学习和训练;④两次测查的时间间隔不同在信度不同。

对复本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①所用的复本不是真正的平行测验;②产生的迁移效应会影响信度的大小。

对分半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分半的方法会影响测验的信度。

对同质性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①题目间的相关性;②测验所测内容的单一性与异质性。

对评分者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评分者的信度会影响主观题的评分。 2.已知16人参加一次测验后在奇数题和偶数题上的得分情况,试用两种以上方法估计测量信度。

被 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奇数题 32 40 42 28 35 30 41 28 32 34 26 34 36 25 40 41 偶数题 31 39 45 30 40 29 39 30 32 30 30 40 36 26 40 42

3.已知某态度量表用道题,被试在各题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0.80,0.81,0.79,0.78,0.80,0.82,测验总分的方差为16.00,求α值。

答: a=6/6-1[1-(0.80+0.81+0.79+0.78+0.80+0.82)/16.00] =6/5×(1-0.3) =0.84

4.什么叫测量信度,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提高测量信度?

答:测量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影响因素有:被试、主试、测试内容、测试情景测量工具等。由于项目数量太少会降低测量的信度,所以,提高测量信度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增加一些与原测验中项目具有较好的同质性的项目,增大测验长度。但是应该注意: (1).新增项目必须与试卷中原有项目同质。

(2).新增项目的数量必须适度。①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②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当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时,被试团体的得分分布也会接近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会较大,以相关为基础的信度值必然也会增大。③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④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⑤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实测场地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5.将测验对等分半后,两半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是0.6,矫教正后分半信度是多少?

6.某个测验有十个项目,信度为0.7,问项目应增加多少才能使信度达到0.85?

7.已知韦氏儿童智力标准差为15,信度系数为0.95,智商110在95%的可靠度下,他的真实分数的变动范围。

8.某测验用于2-5年级学生,信度为0.85,标准差为10.现欲将本测验用于4年纪学生,其信度为多少?(四年级测验的标准差为5)

9如果某个测验的测量标准差为5,某班级的测验结果是方差为50,问此测验信度。

第五章 测量效度>>练习与思考

1.什么是测量的效度?它与信度的关系这样?

答:(1)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①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当随机误差的变异减小时,真实分数的变异数增加,测验信度随之提高。信度的提高只给有效变异数 的增加提供了可能,至于是否能提高效度,还要看系统误差变异数的大小。可见,信度高不一定效度就高。但一个测验要想效度高,真分数的变异数必须占较大的比重,即测验的信度必须高。 ②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制约

根据效度和信度的定义( )以及公式( )可得到

2.什么是内容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内容效度?

答:(1)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2)测验的编制者和使用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内容效度:

①首先应该明确内容效度的含义;②应该明确内容效度的应用范围;③在使用时还要主要不要跟表面效度相混淆;④对测验的编制者来说应该懂得确定测验内容效度的方法,明确确定内容效度的步骤。

3.什么是结构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怎样把握结构效度?

答:(1)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2)对于编制者和使用者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结构效度:①首先应该明确结构效度含义;②其次也应该了解结构效度的特点;③应知道结构效度的应用范围;④对测验的编制者来说应该懂得确定测验结构效度的方法,明确确定结构效度的步骤。 4.什么的实证效度?它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有何异同?

答:(1)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2)实证效度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一样都用于估计测验效度。

(3)实证效度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不同之处在于:①它们是估计测验效度的不同方面;②它们的应用范围不同;③确定它们的方法也不同。 5.什么是效标和效标测量?

答:(1)效标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它是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直接获得的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

(2)效标测量就是把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用数字或等级表达出来。

6.已知 若希望把效度系数提高到0.65和0.70,则测验长度要增加几倍?

答:当效度系数提高到0.65时,测验长度要增加6.4倍;当效度系数提高到0.70时,测验长度要增加20倍。计算如下:

7.假如使用测验选拔员工100人,正确接收为42人,正确拒绝34人,错误接收10人,错误拒绝14人,求总的命中率和正确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