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23:35: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习

第一专题 我有一个梦想 第一板块 经世济民 季氏将伐颛臾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通读全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颛臾 社稷 虎兕 椟 柙 干戈 ........

2.完成填空

①《论语》是 语录体文集,记载了 。

②孔子,名 ,字 , 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 家学派的开创者。

3.“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 4.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 5.解释下列句子中“于”字

①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 ② 虎兕出于柙 ( ) ..③ 龟玉毁于椟 ( ) ④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 ..二、课文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6—11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无乃尔是过与/且尔言过矣 B.则将焉用彼相矣/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且在邦域之中矣/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D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7.下列各句中的“是”与例句中的“是”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D.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

8.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 A.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周任有一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就不就其

职位。”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做那件事”而一定编

个谎言来搪塞的人。

C.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因为财物平均就无所谓贫,上下和睦就无所谓寡,上下相安就没有

倾覆之祸。

D.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我担心季孙氏所忧虑的不在颛臾,而在萧索的高墙

之内啊。

9.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全文是一篇语录体(或称对话体)的议论文,孔子在与学生冉有和季路(主要是冉有) 的对话中,表达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

B. 孔子用了古代著名史官周任的话指出了冉有作为季氏家臣的严重失职,接着又用一组 比喻尖锐地指出冉有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C. 冉有实际上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孔子尤其不能容忍他的学生在原则问题上的口是 心非、遮遮掩掩的态度,因而又从品德和政治原则这个更高的层次上对两个学生进行了更加 尖锐的批评。

D. 全文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看穿了季氏讨伐颛臾不是主要目的, 主要目的是削弱鲁国国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 10.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11.翻译下列句子

(1)无乃尔是过与? (2)何以伐为?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2.根据课文和朱熹所言,完成练习

(1)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的理由有三,请概括:

朱熹《论语集注》说:?是时,四分鲁国,季氏有其二,孟孙、叔孙 各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冉有的托词“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从三个方面批评。

①一是引用周任的话说明冉有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是用类比的方法说明冉有他们 ③三是用比喻的方法说明冉有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借批驳冉有的辩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这个主张是:

,也指出了季氏之忧,这个忧是: 。(请用原文回答)

寡人之于国也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弃甲曳兵而走(带着士兵) 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C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动词) D.斯天下之民至焉(则.那么)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填然鼓之 ②顷之,烟炎张天 ③王道之始也 ④未之有也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移其粟于河内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填然鼓之 ..

5.对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 A.《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 传说写下来的,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孟子》是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性善”论,他以孔子 学说的继承者与捍卫者自居,故后世常“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庄子》《老子》都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庄周.李耳并称为“老庄学派”。 D.成语“踌躇满志”、“祸起萧墙”、“门庭若市”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分别出自〈〈庖丁解牛〉〉、〈〈寡人之于国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 二、课文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梁惠王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凶:_________________ ②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如: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从文中看,梁惠王救灾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板块 英名与事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下列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驱逐(zhuó) 雕琢(zhuó) 抚(fǔ)摸 繁芜(wú)丛杂 B.诅(zǔ)咒 沮(jǔ)丧 悼(dào)念 卓( zhuō )有成效 C.嫉(jì)妒 忌(jì)恨 估(gū)量 沽(gū)名钓誉 D.诽(f?i)谤 绯(fēi)红 唾(tuò)弃 永垂(chuí)不朽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诬蔑 竹篾 爱戴 披星带月 B.拂拭 仿佛 赔尝 浅尝辄止 C.坚韧 建竖 管辖 豁然开朗 D.诅咒 咀嚼 忠心 衷心喜悦

3.填入下面句子中空格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 . 和 地进行斗争。 A.坚韧不拔 满腔热情 卓有成效

B.满腔热情 卓有成效 坚韧不拔 C.满腔热情 坚韧不拔 卓有成效 D.卓有成效 坚韧不拔 满腔热情

4.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 C.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的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 B.虽然 却 但是 即使 而且 C.即使 也 但是 即使 何况 D.因为 也 何况 甚至 而且 二、填空题

1.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又是一篇 。

2.本文首先叙写马克思的死,文中用了 , 和 (文中词句)来表述,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本文主要讲述马克思伟大的一生。作者分别从 和

两方面评述了马克思一生所作的伟大功绩。相应的实绩分别是: 和 。

三、课文语段精读

(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写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作者写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什么要先写达尔文在有机界的发现? 2.“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怎么理解“简单”一词?为什么说马克思发现这一“简单事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3.文中“这个基础”指代什么内容?

(二)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士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这样”指代什么?

2.各国政府.资产者和革命战士对待马克思的态度各是怎样的?文中有“无论??都??”和“从??到??”这样的表达,这样表达的用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