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23:41: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边长分别为a1?100 mm和a2?50 mm的两正方形截面杆,其两端作用着相同的轴向载荷,两杆横截面上正应力比为( C )。

(A)1∶2; (B)2∶1; (C)1∶4; (D)4∶1

3-3、图示轴向拉压杆的横截面面积A?1000 mm2,载荷F?10 kN,纵向分布载荷的集度q?10 kNm,a?1 m。试求截面1-1的正应力?和杆中的最大正应力?max。

解:杆的轴力如图,则截面1-1的正应力

1Faq?1?1?FN1F??5 MPa A2Aa/21a/2最大正应力?max?

F?10 MPa AFNaF2ax

3-4、图示中段开槽的杆件,两端受轴向载荷F作用,已知:截面尺寸b?20 mm,F?14 kN,b0?10 mm,

??4 mm。试计算截面1-1和截面2-2上的正应力。

解:截面1-1上的正应力

F1?b212F?1?1FF?N1??175 MPa A1b?b01-12-2截面2-2上的正应力

?2?2

F??350 MPa ?b-b0??3-6、等截面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5cm2,受轴向拉力F作用。如图示杆沿斜截面被截开,该截面上

的正应力??=120MPa,,切应力??=40MPa,试求F力的大小和斜截面的角度?。

解:由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公式

????cos2????sin?cos?

,?n?????则tan?????1,??18?26?

??3Fcos2? ????cos??A2轴向拉力F???A?66.67 kN

cos2?

F6

练习4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应变能

4-1 选择题

(1)阶梯形杆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1=2A,A2=A,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杆件受轴向拉力P作用时,最大的伸长线应变是( D)

(A)??Pl?Pl?Pl; (B)??P?P

EA12EAEA12EA2EA(C)

(2)变截面钢杆受力如图所示。已知P1=20kN,P2=40kN, l1=300mm,l2=500mm,横截面面积A1=100mm2,A2=200mm2, 弹性模量E=200GPa。

1杆件的总变形量是( C ) ○

??PP3P; (D)??P?P

??EA2EAEA1EA22EAP2l220?103?30040?103?5001l1 (A)?l?P ????0.8mm(伸长)33EA1EA2200?10?100200?10?200Pl20?103?30040?103?500 (B)?l?P 1l1?22????0.2mm(缩短)33EA1EA2200?10?100200?10?200?P2?P20?103?30020?103?500 (C)?l?P 1l11?l2????0.05mm(伸长)33EAEA2200?10?100200?10?2001?P2?P20?103?30020?103?500(D)?l?P 1l11?l2????0.55mm(伸长)33EA1EA2200?10?100200?10?2002由上面解题过程知AB段的缩短变形?l2= -0.25mm,BC段的伸长变形?l1= 0.3mm,则C截面相对○

B截面的位移是(B)

A)?BC??l1??l2?0.55mm; (B)?BC??l1?0.3mm???? (C)?BC??l1??l2?0.05mm; (D)?BC?0

3C截面的位移是(C ) ○

(A)?C??l1?0.3mm; (B)?C??l1??l2?0.55mm??? (C)?C??l1??l2?0.05mm???; (D)?C?0

(3)图a、b所示两杆的材料、横截面面积和受力分别相同,长度l1? l2。下列各量中相同的有 (A,C,D ),不同的有( B,E )。 (A)正应力; (B)纵向变形; (C)纵向线应变; (D)横向线应变; (E)横截面上ab线段的横向变形

7

(4)图(a)所示两杆桁架在载荷P作用时,两杆的伸长量分别为?l1和?l2,并设?l1??l2,则B节点的铅垂位移是( C)

(A)?y??l1cos???l2cos?;

(B)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BB?后,?y?BB?cos?(图b); (C)如图(c)所示,作出对应垂线的交点B??后,?y?BB??cos? (D)???l1??l2

ycos?cos?

(5)阶梯状变截面直杆受轴向压力F作用,其应变能V? 应为( A ) (A)V??3F2l/(4EA); (B)V??F2l/(4EA); (C)V???3F2l/(4EA); (D)V???F2l/(4EA)。

(6)图示三脚架中,设1、2杆的应变能分别为V1和V2,下列求节点B铅垂位移的方程中,正确的为( A)

(A)1P??V?V; (B)1P??V?V;

Bx12By1222 (C)P?By?V1?V2; (D)1P?By?V1。

2EAlEAlF2

4-2、如图示,钢质圆杆的直径d?10 mm,F?5.0 kN,弹性模量E?210 GPa。试求杆内最大应变和杆的总伸长。

解:杆的轴力如图

A3F0.1m0.1mBC2FF0.1mdD?maxF2F??Nmax??6.06?10?4EEAEA

FN?max?l??lAB??lBC??lCD?2Fl?FlFl2Fl????6.06?10?5 mAEAEAEAE2FFABFCDx

8

练习5 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选择题

1、以下关于材料力学一般性能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低于其抗压能力; (B)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 (C)塑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压能力; (D)塑性材料的抗拉能力高于其抗剪能力。 2、材料的主要强度指标是( D )

(A)?p 和?s; (B)?s 和ψ; (C)?b 和? ; D)?s 和?b。

3、铸铁拉伸试验破坏由什么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什么方向?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o

方向; (B)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C)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D)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o方向。

4、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0.2 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正确的是( C ) (A)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B)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C)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D)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5、工程上通常以伸长率区分材料,对于脆性材料有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 ) (A)? ?5% ; (B)? ? 0.5% ; (C)? ? 2% ; (D)? ? 0.2 % 。 6、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一定变形。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D ) (A)弹性; (B)线弹性; (C)塑性; (D)弹塑性。 7、关于材料的塑性指标有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C )

(A)?s和?; (B)?s和ψ; (C)?和ψ; (D)?s、?和ψ。 8、伸长率公式??l1?l?100%中的l1是( D )

l(A)断裂时试件的长度; (B)断裂后试件的长度;

(C)断裂时试验段(标距)的长度; (D)断裂后试验段(标距)的长度。 9、关于材料的冷作硬化现象有以下四种结论,正确的是(C ) (A)由于温度降低,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B)由于温度降低,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C)经过塑性变形,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D)经过塑性变形,其弹性模量不变,比例极限降低。

9

填空题

1、低碳钢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大致分为 4 个阶段。阶段Ⅰ 弹性 阶段;阶段Ⅱ 屈服 阶段;阶段Ⅲ 强化 阶段;阶段Ⅳ 颈缩 阶段。

2、在对试样施加轴向拉力,使之达到强化阶段,然后卸载至零,再加载时,试样在线弹性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将增大。这一现象称为材料的 冷作硬化 。

3、铸铁在压缩时 强度 极限比在拉伸时要大得多,因此宜用作受 压 构件。

4、一拉伸试样,试验前直径 d?10 mm ,长度 l?50 mm ,断裂后颈缩处直径d1?6.2 mm ,长度 拉断时载荷F?45 kN 。试求材料的强度极限?b = 573MPa ,伸长率?= 16.6% l1?58.3 mm 。和断面收缩率ψ= 61.6% 。

5、一钢试样, E?200 GPa,比例极限?p?200 MPa ,直径d?10 mm ,在标距l?100 mm 长度上测得伸长量试求该试件沿轴线方向的线应变?= 0.5?10-3 ,所受拉力F= 7.85kN ,横截?l?0.05 mm 。面上的应力?= 100MPa 。

6、设图示直杆材料为低碳钢,弹性模量E?200 GPa,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5 cm2,=?l?Fl?1.5 mm,残余变形=?lp??l??le?2.5 mm。 eEAl=1m杆长l?1 m,加轴向拉力F?150 kN,测得伸长?l?4 mm。卸载后杆的弹性变形

F=150kN 7、低碳钢和铸铁试件在拉伸和压缩破坏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图(a)为 低碳钢拉伸 ,图(b)

为 铸铁拉伸 ,图(c)为 铸铁压缩 ,图(d)为 低碳钢压缩 。

第7题图 第8题图

8、三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分别如图中a、b、c所示。其中强度最高的是 a ,弹性模量最大的是 b ,塑性最好的是 c 。

9、低碳钢受拉伸时,当正应力小于 比例极限?P 时,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工作;正应力达到 屈服极限?s ,意味着材料发生破坏。铸铁拉伸时,正应力达到 强度极限?b ,材料发生破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