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经典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29: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综合练习卷

二次函数单元检测 (A) 姓名___ ____

一、填空题: 1、

对应x的取值范围是 . y 10、已知二A -3 与一次函数象相交于点 A(-2,4)和B(8,2),如上右图所示,则能使y1?y2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 二、选择题: 11.下列各式中,y是x的二次函数的是 ( ) A.xy?x2?1 B. x2?y?2?0 C. y2?ax??2 D.x2?y2?1?0

1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y?2x2、y??2x2、y?x2的图象,它们共同特点是 ( ) A. 都是关于x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 B.都是关于y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 B. 都是关于原点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D.都是关于y轴对称,顶点都是原

13.抛物线y?x2?mx?m2?1的图象过原点,则m为( ) A.0 B.1 C.-1 D.±1

14.把二次函数y?x2?2x?1配方成为( )

A.y?(x?1)2 B. y?(x?1)2?2 C.y?(x?1)2?1 D.y?(x?1)2?2 15.已知原点是抛物线y?(m?1)x2的最高点,则m的范围是( )

A. m??1 B. m?1 C. m??1 D. m??2

欢迎共阅

12y 次函数x B x y1?ax2?bx?c(a?0)O 1 y2?kx?m(k?0)的图

16、函数y?2x2?x?1的图象经过点( )

A、(-1,1) B、(1 ,1) C、(0 , 1) D 、(1 , 0 )

17、抛物线y?3x2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 ) A、y?3(x?1)2?2 B、y?3(x?1)2?2C、y?3(x?1)2?2 D、y?3(x?1)2?2

18、已知h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h?gt2( g为正常数,t为时间)如图,则函数图象为 ( ) h h h h o o t t o t o t

A B C D 19、下列四个函数中, 图象的顶点在y轴上的函数是( ) A、y?x2?3x?2 B、y?5?x2 C、y??x2?2x D、y?x2?4x?4 2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若a?0,c?0,那么它的图象大致是( ) 三、解答题: y y y y o x (D) 1221、根据所给条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o x o x o x (C) (A) (B) (1)、抛物线过点(0,2)、(1,1)、(3,5) (2)、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且过点(1,-2)和(-2,0) 22.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经过A(0,1),B(2,-1)两点.

(1)求b和c的值; (2)试判断点P(-1,2)是否在此函数图像上? 23、某广告公司设计一幅周长为12米的矩形广告牌,广告设计费为每平方米1000元,设矩形一边长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

(1)

求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欢迎共阅

(2)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使获得的设计费最多,并求出这个费用.

24、某工厂现有80台机器,每台机器平均每天生产384?件产品,现准备增加一批同类机器以提高生产总量,在试生产中发现,?由于其他生产条件没变,因此每增加

一台机器,每台机器平均每天将少生产4件产品.

(1)如果增加x台机器,每天的生产总量为y件,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

式;

(2)增加多少台机器,可以使每天的生产总量最大?最大生产总量是多少? 25、如图,有一个抛物线的拱形立交桥,?这个桥拱的最大高度为16m,跨度为40m,现把它放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里,?若要在离跨度中心点M5m处垂直竖一根铁柱支撑这个拱顶,铁柱应取多长? 24、如图,抛物线y??x2?5x?n经过点A(1,0),与y轴交于点B.

⑴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⑵P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PAB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试求P点坐标.

二次函数单元检测 (B) 姓名___ ____

一、新课标基础训练 1.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大小,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①y=x2;②y=x2+3;③y=-(x-3)2-2;④y=-x2+5x-1. A.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2.将二次函数y=3(x+2)2-4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

得的图象的函数关系式( )

A.y=3(x+5)2-5; B.y=3(x-1)2-5;C.y=3(x-1)2-3; D.y=3(x+5)

2

13231232-3

3.将进货单价为70元的某种商品按零售价100元一个售出时,每天能卖出20个,?若这种商品的零售价在一定范围内每降价1元,其日销量就增加1个,为了获取

欢迎共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