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4:0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家具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家具工业的现状

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影响下,西方家具业经历了百余年漫长的历程,终于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到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演衍过程并通过二战后的迅速发展而日臻成熟。中国近代由于战乱的影响,家具的工业化生产进程非常迟缓。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给中国的家具工业带来了

生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前提下,中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家具工业体系。1978-1996年期间我国家具行业的产值平均每年以15-20的速度在增长,已跻身于世界上最大的家具生产国行列。全国家具工业的总产值已由80年代初的20多亿元猛增到今天700多亿元的年产值;全国拥有家具企业3万余家,其中合资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达200多万人,家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由于我国拥有12亿以上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长,居民住房条件日益改善,新建住宅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家具更新周期从以往的6-10年缩短至4-8年,在加上每年新建的办公楼、宾馆、饭店等使潜在的市场变为现实的消费市场。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所处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家具进口关税逐步下调,国外产品大量进入我国。一大批外国独资的家具生产企业已经在我国落户生产,此外,还有大量的合资企业在国内生产着家具产品。

目前,我国家具行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在:1.家具制作生产实现了工业化;2.拥有了一批有较先进的生产设备,适应市场竞争的生产企业;3.在全国形成了一大批便于流通的家具市场;4.同家具工业配套的相关产品有了较大的发展;5.我们的生产企业能为市场提供品种繁多的各类家具;6.我国家具产品出口增加,国际竞争力提高。 二、我国家具工业存在的问题 1.木材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影响中国家具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木材资源短缺。中国是个严重缺林的国家,我国人均木材资源占有率9m3/人。尤其是家具用材,因为长期过度消耗,后期又急功近利,大肆过度采伐,主要珍贵用材已趋于枯竭。要使中国的家具工业能够健康地持续得到发展,特别是要开发高档实木家具的企业,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资源短缺的矛盾。我们认为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要通过重组、重构、复合、改性等技术手段,实现小材大用、劣材优用,或节约代用,如集成材、微薄木、高仿真等技术,以及人造板的二次加工技术的应用。二是要与林区合作共建可再生的可持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或在国内边远地区以及国外林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起持续开发利用的家具用材林基地,并应用一切技术手段使木材的价值在家具上得到极限的发挥。 2.规模经营与规模效益问题

重视规模经营,发展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家具工业发展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国际家具生产企业在经过多年的竞争之后,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中已经相对集中在几家十几家家具生产企业。国际家具市场的竞争,

主要是这些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我国市场的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大型家具企业,都是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或十几亿美元的大集团公司。他们设计开发能力强,产品批量大,工艺质量高,广告宣传声势大,开拓市场速度快。他们正在或将要成为我国国内市场上强劲的竞争对手。

从总体上讲,我国家具生产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整体实力不足,年销售额上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只有十几家,大企业数量不足;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生产批量不大,成本相对较高;产品批量不大,市场分布相对狭小,很难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名牌。有些好的产品因为批量小,市场分布相对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省市,也只能被称为“地方特产”。总之,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没有能够与国外大企业抗衡的国内大企业。在我国目前的家具生产过程中,企业规模多大为合理,产品批量多大为经济,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市场销售情况和管理水平来确定。为了迎接国际上大企业的挑战,我们每个企业必须确立逐步扩大规模经营的目标,采用再投入、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积极稳步地扩大我国家具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我国规模化经营的管理水平。 3.管理与技术问题

生产过程的组织必须以工艺技术为依据,标准的工业规程是工业化生产不可或缺的技术文件。据此,即使生产一件时,也要考虑目前的运行体系,以求得到成批生产的经济效果。组织与协调各种要素的生产计划是一项非常烦琐但又必须进行的工作,同时它对各部门、各人员均有严格的要求,因而不少企业不能正视这一点而宁愿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其结果往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