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1:24: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板块二 真的猛士
记念刘和珍君
●画语导入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只不过是一朵朵翻腾的浪花。浪花的美丽在于它翻腾时是否有强劲的生命力,是否能冲破时空的框架,绽出最美丽的灵魂。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那些敢于怒向刀丛、为民请命、为自由和民主而献身的英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人格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绽出了美丽的灵魂。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满怀崇敬和怀念的心情去抚慰英烈们的灵魂吧!
●【字词梳理】 1.正音 洗涤 ( ) 踌躇 ( ) ( ) 诧异 ( ) 桀骜 ( ) ( ) ......倔强 ( ) 不惮 ( ) 创伤 ( ) 攒射 ( ) ....屠戮 ( ) 抹杀 ( ) 浸渍 ( ) ( ) 寥落 ( ) .....殒身不恤 ( ) 压抑 ( ) 立仆 ( ) 绯红 ( ) ....赁屋 ( ) 尸骸 ( ) ..答案:dí,ch?u,chú,chà,ji?,ào,jiànɡ,dàn,chuānɡ,cuán,lù,mǒ,jìn,zì,liáo,yǔn,yā,pū,fēi,lìn,hái 2.辨音
长歌当哭 ( ) 毫不相干 ( ) 菲薄 ( ) 积攒 ( ) ....
一夫当关 ( ) 干练 ( ) 芳菲 ( ) 攒射 ( ) ....立仆( ) 抹杀( ) 徘徊( ) ...仆人( ) 抹布( ) 低徊( ) ...
转弯抹角( )
答案:dànɡ,dānɡ;ɡān,ɡàn;fěi,fēi;zǎn,cuán;pū,pú;mǒ,mā,m?;huái,huí。 3.辨形
血(di?)肆无忌(dàn) 通(di?)精竭虑(dān) 影(di?)劾(tán) 间(di?)
落(yǔn)红(fēi) 命(yǔn)谤(fěi) 功(xūn)芳(fēi)
落(liáo)凶(cán) 论(miù)重(cǎn) 绸(m?u) 杀(lù)
答案:喋,牒,碟,谍;惮,殚,弹;陨,殒,勋;绯,诽,菲;寥,谬,缪,戮;残,惨。 ●【词语积累】
1.词语释义
寥落:稀少,冷清。 浸渍:浸透,渗透。 菲薄:微薄。 绯红:鲜红。 微漠:依稀、淡漠。 正告:严正地告诉。 黯然:心情沮丧,情绪低落。 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 喋血:血流满地。喋:血流出的样子。 桀骜锋利:倔强而又锋芒毕露。 攒射:集中射击。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心中悲愤之情。 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 桀骜不驯:形容性情凶暴,不听从约束管教。 目不忍视: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 百折不回: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动摇、退缩。 2.词义辨析 爆发 暴发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比喻像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使用范围较广,用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暴发”指①突然发财或得势,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多含贬义);②突然兴起,常用于洪水、流行病、雪崩等。使用范围较窄。
天渊(壤)之别 截然不同
二者都有“差别极大,完全不同”的意思。区别是:“天渊之别”一般用作动词“有”的宾语;“截然不同”多用作谓语和定语。用作谓语的“截然不同”不能跟“天渊之别”互换,却可以跟“有天渊之别”互换;同样,作宾语用的“天渊之别”也不能换作“截然不同”,只有连它前面的“有”一起,才能换作“截然不同”。如:“咱俩要比起来,真是有天壤之别啊!”“他俩的观点截然不同。”
毅然 决然
两者都有坚决、毫不犹豫之意,如: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定献身祖国的西部教育事业。另外,“决然”还有必然、一定的意思,如:道听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微茫 微弱
“微茫”指隐约、不清晰,如: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微弱”指小而弱,如:被人们从废墟中解救出来的他只剩下微弱的气息。 ●【资料园地】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
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2.背景展示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悍然命令士兵对参加反帝示威游行的爱国学生开枪,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大屠杀流血事件。刘和珍等人都是在当时遇害的。惨案发生后,一些反动文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制造种种流言,污蔑爱国青年。血腥的镇压、无耻的造谣污蔑,激起鲁迅先生的满腔愤怒。在此情况下,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学生刘和珍以及在这次事件中蒙难牺牲的爱国学生的痛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是为了揭露
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同敌人进行更有效的战斗。 【技巧借鉴】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三种表达方式完美地结合。
课文第四节,开头先叙述听到噩耗,接着夹叙夹议,指出噩耗出人意外,然后又举出死者的尸骸作证,以揭露当局者和流言家们所制造的谎言。最后作者又以极大的愤慨,抒发了自己对统治者的愤恨和对死难烈士的无比悲痛的感情。文章第五节,开始详述烈士们遇害的情景,用血的事实揭穿“墨写的谎言”,使惨案大白于天下。这些事实的记叙,寓情于事,洋溢着爱憎分明的感情。接着在叙述的基础上,作者又以强烈的抒情手法对“三个女子”临危不惧、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英勇行为给以热烈的赞扬,对中外反动派的凶残给以无情的揭露,抒情中又交织着议论。
(2)中心突出、人物性格鲜明。
刘和珍在生活的艰难中,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这说明她是一个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她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有其思想基础的,而绝非反动文人所诬蔑的“受人利用”。刘和珍在“女师大风潮”中的表现:敢于“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具有革命斗争精神;对同志“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具有团结、友爱的美德;“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这样的青年,绝非反动当局所诬蔑的是“暴徒”。刘和珍“欣然前往”请愿,不畏强暴,英勇献身。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作者特意详细地记叙了刘和珍等被虐杀的情况,以揭露段执政府有预谋、有计划、有指挥地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驳斥流言家诬蔑爱国青年是“受人利用”“自蹈死地”的无耻谰言。他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的明证了”,他们的血不会白流,“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尚且“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愈加受到激励,“更奋然而前行”。作者在描写刘和珍的形象时,反复描写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征,使刘和珍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如作者在表达对于徒手请愿的看法时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用一个比喻,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一个深奥的抽象的道理,易于理解和接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如第五节中“伟绩”、“武功”等词,用反语揭露出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